纜車的問號

記者 張岱屏

今年年初,各地方都紛紛傳出纜車的興建計畫,包括花蓮的六十石山、南投九族文化村到日月潭、淡水觀音山、高雄跨港觀光纜車、以及爭議多年的台北市北投空中纜車。一時之間,台灣彷彿進入纜車的新時代,而觀光纜車也成為提振國內觀光產業的新興法門。究竟,纜車在為地方帶來人潮的同時,會不會成為破壞地方生態環境的另一種隱憂?



老一輩的北投人或許都還記得,在民國五、六十年代北投地區繁榮的光景。當年的北投以溫泉及特種行業著稱,是國內外馳名的溫泉鄉。民國六十八年,北投廢娼,同時政府也首次提出了在北投建造纜車的構想。經過二十多年,歷任市長雖然黨派不同,但是在興建北投纜車這件事上,倒是一致把北投纜車當成是重要的政策來推動。

纜車是一個比較環保的交通工具嗎?或者它只是帶來更多走馬看花的人潮?它會帶動地方的繁榮?還是更加速山下的沒落?

這些疑問仍然沒有確定的答案。二十多年來有關北投纜車正反雙方的意見始終無法達成共識,但是,在這樣的過程中,卻也促使地方人士對一個地方的發展有更深入的思考,當全國各地掀起一股纜車的風潮,或許也該停下腳步再多思考,纜車是否就是推動觀光、降低空氣污染的唯一解答。過度樂觀地推動興建纜車,是否會忽略了纜車這樣的建設,其實也是一把雙面刄呢?

集數
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