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粱成熟時

撰稿 楊蕙萍
攝影 陳添寶

小三通後人貨的往返,揭開金門的神秘面紗,但沒有工業卻留不住金門的少壯,傳統的高粱農作,面臨人力不足、機械化耕作又須大量投資的雙重考驗,到底金門現在的高粱產業是什麼狀況?

俄國文學家索忍尼辛曾把金門高梁譽為中國的XO,高梁曾經在保價制度的政策下,爲金門酒廠下打下輝煌的一頁,隨著WTO農產品開放進口,面對高粱原鄉「大陸」,廉價的農產叩關,保價制度面臨空前的挑戰,金門高粱將何去何從?

十一月的金門,正是高粱收成的季節,金黃色的高粱穗,如同貢糖和菜刀一樣,緊緊地連結世人對金門的印象。

民國三十八年,由於國軍駐守的關係,使原本只有三萬七千個居民的金門小島,增加了將近五萬名軍人,金門一度面臨糧食短缺的問題,當時金防部司令官胡璉將軍,以一斤高粱換一斤米的政策,開啟人民種植高粱的契機。

民國五十七年金門縣政府實施保價制度,大幅提高農人栽種高粱的意願,也使得沒有工業的金門,因為保留高粱產業,年輕人有了留在家鄉的機會。在保價制度監割機制多重把關下,金門高粱得以保有競爭性,高粱酒在台灣酒類市場占60%,加入WTO後,面對廉價農產叩關,金門高粱將何去何從?金門縣政府和金酒公司的策略,勢必對金門高粱帶來衝擊。

高粱酒,是一般人對金門的印象,也是當地生存的命脈。到訪金門,赫然發現高粱除了製酒外,農人將剩下的酒糟利用在畜牧充當飼料,於是金門黃牛吃酒糟,造就了金門牛肉的獨特口味,還有物盡其用。 

因為探循高粱酒,也就循根找到了研發高粱技術的葉華成故居,他的姪子在金門酒廠旁邊做著小生意,只要有觀光客來,就不厭其煩地說叔叔的造酒事蹟,希望完成將製酒古厝改為紀念館的心願,能否實現這個心願,仍在未定之天。

地點
集數
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