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發」相關報導

消失中的埤塘

2004-04-19

從飛機上鳥瞰,一個又一個的池塘散佈在稻田與建築間,飛機下方正是舊時有「千湖之縣」美稱的桃園台地,最多的時候,桃園台地曾經有一萬多個埤塘,但現在這些埤塘卻面臨消失的危機。

出租吉貝

2004-04-12

澎湖的離島吉貝嶼,有一座聞名於世的金黃沙灘,觀光局決定以五十年的租期,引進企業發展觀光,引起環保團體的擔憂。為了這座沙灘,政府與環保團體激烈爭辯,但是彷彿遺忘了這座小島上的居民,他們數百年生活在這裡,面臨巨大的變遷,他們卻發不出在地的聲音。一座美麗的沙灘,一群離島的居民,在彼此相依數百年之後,時代的浪濤,會將他們推向何方?

大坡池悲喜曲|台灣最戲劇化的一個濕地

2004-04-12

今年清明時節,池上鄉一如以往,瀰漫著陰雨濕冷的氣息。每年此時,家燕也總會借道池上,循著花東縱谷返回北方。然而跟往年不一樣的,是池上鄉的母親湖-大坡池,解下了套在身上的枷鎖,在細雨的滋養中,逐漸回復生機。

陽明山不能承受之重|保護區變住宅區的隱憂

2004-04-05

在陽明山國家公園成立後,區域內豐富的自然資源,得以在開發的浪潮中獲得保護。然而,在民國六十八年,台北市政府通過將保護區變更為住宅區的都市計畫,卻成為陽明山最沉重的負荷..

工業區大進擊

2004-01-12

民國四十八年,國軍弟兄進駐六堵一塊山坡地,以簡單的工具在基隆河畔開挖,建設台灣第一個工業區,引進紡織、製藥、以及設立物質局倉庫,六堵工業區的出現,象徵台灣由務農為主的經濟結構,邁入工業領軍的大時代。

失根的城市|老屋老樹的悲歌

2003-12-15

在高樓林立的城市,或多或少都可以看見一些日式宅院,隱藏在巷弄裏。對圍牆外來來去去的路人來說,雖然視線所及只是斜頂黑瓦以及參天老樹,但宅院裏延伸出來的滿天濃蔭及蟲鳴鳥唱,卻是身處水泥城市中的人們,還可以跟自然一起呼吸的稀有空間。

東海保衛戰

2003-11-24

一條道路開發,不只影響到東海的未來,更影響學校的現在..

菊島‧生存的賭局

2003-10-27

咾咕石、天人菊、風是澎湖群島的特產,然而,這些特產卻無法成為澎湖人生存的依靠。為了求取生存,許多澎湖人將開放賭博,視為澎湖發展的出路,卻也有少數的澎湖人,迎著海風打造另一條生存之路。

皇冠海岸咖啡香

2003-10-20

八月最後一個週末午後,立法院前開來了好幾部大型行動咖啡車,不是立委諸公大和解喝咖啡,而是北海岸行動咖啡業者為了生計,到立法院前陳情抗議。

水庫與八色鳥

2003-10-13

生態保育在台灣是弱勢中的弱勢,生態保育運動能夠引起國內外保育界以及政府重視的並不多,八色鳥保育是其中之一。

二十分鐘的代價|穿山越水的國道六號

2003-10-13

道路要開多少才算是方便?車速要能開到多快,才算是滿足行車的需求?

『環評與公投』特別節目

2003-10-06

在郝龍斌堅持辭去職務的同時,連帶的也揭開環評制度的問題。環境影響評估制度可以作那些修正?公民參與的時程、深度、方式又該如何?專業和民意的衝突可以有解決之道,政治利益卻經常淩駕專業義理。我們相信,唯有透過事實的指陳和理性的論辯,才有助於深化民眾的環境知識,鞏固社會的民主基礎。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