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苦行

採訪/撰稿 張岱屏
攝影/剪輯 陳錦彪

在今年六月底,有一群人開始了一個瘋狂的計畫--他們決定用四十五天的時間,在夏日烈陽下徒步繞行台灣島一圈。這一群人來自各行各業,橫跨老中青三代,他們要用自己的雙腳見證台灣的生態問題,呼籲更多人重視環境危機。然而 這一切的源起,其實只是因為一個大男生的突發奇想--想要走路環島的念頭。

靜宜大學生態系學生郭彥仁的突發奇想,得到鍾丁茂等老師的支持,他們把這次行動的理念提升,定位為「為尋找台灣生命力而走」的環境苦行,透過自己的雙腳為環境請命。沒有想到這樣一個簡單的訴求,前前後後竟然吸引了兩百多人報名參與,更有許多熱心民眾主動捐贈食物與飲料,並贊助活動的經費。

六月二十五日,環境苦行的隊伍從台中靜宜大學出發。他們一路向北,經過台北、宜蘭、到東海岸、墾丁,再回到原點台中。在這一千一百公里的路程中,他們參訪了十八個環境爭議的現場,歷經了兩個颱風,通過號稱砂石車天堂的蘇花公路最驚險的考驗。走在砂石車與轎車的夾縫間,苦行者第一個體驗就是--為車子量身打造的柏油路,實在不適合行人。

在花蓮太魯閣一帶,苦行隊伍遇到不見天日的漫天風沙,而他們也終於體驗到什麼是台灣自產的沙塵暴。其實環境問題並不是空談理想,只有靠自己親身走過才能理解箇中滋味。經歷了這次沙塵暴,苦行隊伍親身體驗了不當砂石政策的危害。

走在東台灣最後的自然海岸,從台東南田到屏東旭海這一段最後尚未被打通的環島公路,苦行隊伍必須攀爬陡峭的山坡,再沿著礫石灘走到屏東旭海。這條被稱為阿朗壹的古道,前一陣子因為要興建公路引起環保團體抗議,連帶著環保團體與當地居民間的關係也有些緊張。贊成興建道路的當地居民看到苦行團體到來,認為是來阻擋興建道路,因此拒絕苦行隊伍在教會休息。

阿朗壹古道是苦行隊伍環島的行程中,唯一沒有柏油道路,卻也是最美麗最原始的一段路程。雖然走得辛苦,但大夥的共識就是,一定要保留這最後一片自然海岸。

走過台灣最美麗的海岸線,也走過台灣最難以忍受的工業區。苦行隊伍在石化重鎮高雄後勁工業區,親眼見到黑色有汽油味的地下水,也聞到陣陣刺鼻的污濁惡氣。

郭彥仁說,過去坐車經過工業區看到的只是一根根煙囪,沒有太強烈的感覺﹔但真正下來行走時,眼耳鼻舌觸覺各種感官不斷地被衝擊,才了解重工業區的環境是多麼難以忍受,住在工業區內的居民又是多麼痛苦。

四十多天下來,苦行的隊伍像一支遊牧民族,練就了一身走到哪睡到哪的本事。有電風扇的教室對他們來說是五星級飯店,臨時休息的校園也成了臨時的晒衣場。到了晚上,有人掛起自備的蚊帳,學校穿堂就成了臨時的家。

環境苦行的最後一天隊伍將走回靜宜大學,在最後的999公里,脊髓損傷人士、盲人、顏面傷殘人士也加入了苦行的行列。畢竟,感官的殘障可以克服,心靈的殘障卻會為環境帶來莫大的災難。

當初一個大學生的念頭,卻意外地匯聚了意想不到的力量。說不上有什麼偉大的目標,只是發自內心的簡單願望--想要腳踏土地,放下不必要的計算與追逐。守護環境,不需要太多理由,反正,走,就是了。

地點
集數
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