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生活」相關報導
尖峰上的選擇|如何削減用電高峰?
2016-08-08
2016年夏季,氣溫連續突破38度,尖峰用電量也超過3600萬仟瓦,刷新歷史紀錄。根據台電的資料,台灣用電量最高的前十天,今年就包辦了九天。為解決尖峰用電吃緊情況,六月初,政府一度計畫重啟核一廠一號機,引起廣泛討論。為滿足尖峰用電的那一瞬間,不至於發生跳電、限電,我們的選擇,除了啟動舊機組、不斷興建電廠,政府與民間有沒有其他選擇?
翻轉熱屋頂|為城市降溫
2016-08-01
今年(2016)六月,台北市高溫飆破38.7度,創下有紀錄以來六月的最高溫,而全球氣溫也連續十三個月破歷史紀錄。台灣因為熱島效應影響,都會區溫度上升趨勢是其他地方的兩倍,該如何解救熱島?改變,就從屋頂開始!
廚餘再生之路|既是能源也是肥料
2016-05-23
十多年前,民間開始推動廚餘回收,各地方政府也跟進,廚餘回收成為民眾普遍的習慣。但根據環保署統計,台灣廚餘回收率只有10%,近幾年始終無法提升,大部分廚餘依舊被送進焚化爐。廚餘回收為何卡關?該如何打開廚餘再生之路?
碳鎖|農業廢棄物再利用
2016-05-09
「植物吸收了空氣中的二氧化碳,變成植物體,我們把它燒成炭,埋回土裡,這就是固碳。」大力推廣生物炭的草根意識工作室負責人劉晉宏,認為善用生物炭,可以逆轉溫室效應。黑黑的生物炭,可以穩穩鎖住二氧化碳好幾百年,它不但是抗暖化利器,也是農民的好朋友…
水肥不滲|那些在我們周遭的生活汙水
2015-10-19
暑假過後,宜蘭各地的遊樂區,人聲漸少。這是水肥業者吳進福開始忙碌的時刻。打開遊樂區公廁外化糞池的孔蓋,經過一個暑假,三個月前抽過的化糞池,又積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