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業」相關報導

你愛吃蚵仔煎嗎?你不能不知道蚵仔發生什麼事!|彰化芳苑現煮在地版|阿聰現煮時 島的行動客廳|4K版 EP.04

2023-02-03

你喜歡吃蚵仔嗎?那一定不能錯過彰化在地版的蚵仔煎、蚵仔酥、烤蚵仔,大火現煎,厚實飽滿的口感,還有炭火現烤鮮蚵的香甜,讓人看了就食指大動。但是你不能不知道,在這片台灣最大的潮間帶,蚵仔發生了什麼事?   每年白露過後,東北季風吹起,彰化芳苑的蚵農會將蚵殼串放入海中,等待蚵苗附著,養蚵養了一輩子,但是他們發現,近年來附苗的狀況愈來愈差,蚵仔生長的狀況也不好,越來越小,到底為什麼呢? 是極端氣候、...

【消失中】鰻苗正在減少?我們快要吃不到鰻魚了嗎?!|捕鰻家族現場觀察|feat.捕鰻苗第三代 林芷晴|公視我們的島Podcast

2023-01-15

鰻魚無法透過人工繁殖,必須到河海口捕捉鰻苗,進行養殖後,才能成為我們餐桌上的鰻魚。著青蛙裝的捕鰻人必須於冬季到海口工作,由於價格好,被稱為「海上白金」,許多漁民不管浪大浪小都出海捕撈。但隨棲地破壞,鰻苗資源下降,加上市場需求量不減反增的情況下,我們捕撈的鰻苗,已經超過牠們能自行恢復和維持的數量了。未來我們還吃得到鰻魚嗎? 隨著鰻苗數量減少,捕鰻工作越來越不容易。在宜蘭壯圍長大的林芷晴,...

徵收到林園|地主:高捷延伸林園線超徵土地不合理

2023-01-08

捷運來了!交通便利,居民滿心歡喜。卻沒想到伴隨來的,還有以TOD大眾運輸導向型發展為名,展開捷運站體附近土地的徵收。讓部分林園居民從欣喜變憂慮,開始抗爭行動。

彰化蚵仔出代誌|蚵農疑離岸風機加速惡化養殖環境

2022-07-25

6月16號在彰化縣芳苑鄉的漢寶村,由縣府農業處主辦的會議上,蚵農直言,「王功的蚵,60%以上,都是從南部過來的。」為什麼蚵農公開這個現象?是什麼原因造成蚵仔減產?

永續鯖鰺大挑戰|餐桌上的鯖魚、竹筴魚越來越小隻?

2022-05-23

祖傳三代都在基隆和平島海域捕魚的李船長對我們說,今年出海,鯖魚和竹筴魚幾乎都掛零。究竟是什麼原因?這片海洋發生了什麼事?

守滬|傳統漁法的傳承

2021-12-13

下午時分,伴隨著退潮,桃園新屋的海邊開始熱鬧起來,舉著大螯的螃蟹出來覓食,周邊居民也趁這個時候,到潮間帶挖點海螺、抓點魚蝦;在海邊另一側,一群人也來到潮間帶,他們並不是來覓食,是為了來修築百年石滬。

蚵難怎麼解?|保麗龍浮具替代的可能性

2021-07-12

從空中俯瞰台南外海,密密麻麻的竹製蚵棚漂浮在海上,一年可替台南創造六億元產值。但每年當養殖季結束,九千多個蚵棚、十幾萬個以保麗龍為主的浮具,衍生出難解的廢棄物難題......

管不住的漁網│海中漂流成生態殺手

2020-10-12

海洋保育署統計,2019年清理海底垃圾,有六成是廢棄漁網、漁具,可能導致魚群、鯨豚、海龜纏繞死亡。漁業署已經在8月31日預告「刺網漁業漁具標示措施」草案,有半年宣導期,2021年7月將強制執行。

未來食物養成記:穿越八十年來吃蝦

2020-07-13

八十年後,2100年,蝦子還跟現在吃起來一樣嗎?為什麼會有這個問題?因為海水正在酸化…

白帶魚的紅綠燈|一起來認識白帶魚產業

2019-11-25

中秋過後,台灣東北海域,入夜燈光閃爍,這是釣白帶魚的好季節。這幾年,白帶魚的銷量很大,台北、宜蘭、基隆,大約有250艘釣白帶魚船。

綠能的結與解-漁電如何共生?

2019-02-11

天色未亮,台南七股的魚塭旁,採收文蛤的工班,已經開始工作。西南沿海廣大的水產養殖區,豐富了消費者的餐桌,養育著海口地區的居民。近年來,也成為政府發展光電的重點區域。當綠能遇上傳統養殖漁業,會帶來什麼樣的改變?

年年有蟹|避免過度捕撈萬里蟹

2019-01-28

北海岸的金山、石門、萬里一帶,長期以來是台灣捕蟹產業的重鎮,產量占全台八成以上,新北市政府將在台灣西北海域捕捉到的花蟹、三點蟹、石蟳,包裝成萬里蟹品牌,希望挽救一度沉寂的捕蟹產業。 畫面提供 新北市漁業及漁港事業管理處 萬里蟹主要販售點,在鄰近西北漁場的富基、野柳與龜吼三個漁港,即使非假日,市集也是熱熱鬧鬧。市場反應熱絡,產業蓬勃發展,但是如果一直抓一直吃,就怕步上黑鮪魚或曼波魚的後塵。...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