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相關報導

【住草叢的貓頭鷹】系列二:生態服務給付幫草鴞

2025-06-01

「生態給付是一個增加牠們食物安全的方法,因為農田就是牠們覓食的地方。」屏科大野保所助理教授洪孝宇說。希望農田也能是安全的棲地,為了讓林業保育署推動的草鴞生態服務給付計畫,在2021年上路。參與的農友,守護草鴞的安全與田間豐富的生態,也為消費者提供安心的作物,為草鴞保育增加一絲希望。

高球開發與石虎棲地之爭:鴻禧太平高爾夫球場擴建三度送案

2025-05-31

位於台中市太平區頭汴里的鴻禧太平高爾夫球場,經營已有三十年,原為九洞設計,業者自2017年提案準備擴建為標準十八洞球場,中間歷經環評大會否決,2025年第三度提送,引起爭議.....

【住草叢的貓頭鷹】系列一:草鴞的日常與危機

2025-05-24

台灣數量最少、也是唯一住在草叢裡的貓頭鷹--草鴞,除了原有的天敵,還遇上遊蕩犬、鳥網、老鼠藥帶來的挑戰,目前最大的危機是棲地消失,面對瀕危的草鴞,怎麼幫牠們保住生存機會?

【島在現場】脊紋鼓蟌棲地遭毀引爭議|2025.04.20

2025-04-21

想收到最新推播,加入我們的島line社群 四月初,臺灣蜻蜓學會接獲民眾通報,臺南新化虎頭埤下游約五百公尺的虎頭溪(又稱大目幹溪),因進行溪流整治工程,整個溪床被開挖、兩岸的竹林等植被也被大量剷除,恐危及稀有豆娘「脊紋鼓蟌」棲地。昨(4/20)臺南市政府水利局與民間團體到場會勘。 脊紋鼓蟌未成熟的雄蟲 ​臺南市水利局表示,施工地點兩岸原本大多是土堤,土石容易崩塌到溪床,影響通洪空間,...

田裡來了赤腹游蛇|除了友善農業 牠們還需要什麼?

2025-04-19

花開了,蛇住著,花農與赤腹游蛇各有一方安穩,美麗的相遇源自一場歷經五年的海芋田間試驗。生態服務給付計畫是否能幫助瀕危赤腹游蛇族群數量回升?除了友善農業,牠們還需要什麼?

守護纖紅蜻蜓:不點水產卵 牠面臨哪些危機?

2025-04-05

在南投縣埔里鎮、魚池鄉,生活著一種特殊的蜻蜓,2013年才被確認為新種,估計數量只有大約一千隻,當地居民與公部門如何嘗試守護牠們?  

墓地裡的生態秘密|瀕臨滅絕的昆蟲和植物 以此為家

2025-04-05

除了一年一度的掃墓時節,大多數人平時對墓地總是敬而遠之,卻有不少瀕臨滅絕的昆蟲、植物以此為家,墓地會形成獨特的生態系,背後有哪些原因?如果未來墓地消失了,又會對這些生物造成哪些影響?  

【島在現場】生態農田:農田也是生物棲息的好地方|2025.03.26

2025-03-26

國內有近六成保育類野生動物棲息在淺山地區,與多數農田高度重疊,而臺灣農田面積約占總面積24%,除了肩負經濟生產,也同時具備串連鄰近森林、溪流、濕地等環境作用,因此民間私有地如果也能成為保護區的一環,藉由民間力量保護區的範圍,跨足農業操作與生態保育等面向,就能填補保護區外的漏缺之處,讓更多農田成為生物庇護的「農田方舟」。 林保署與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與多位農友合作,營造農田方舟,...

鹿與森林|墾丁梅花鹿復育的下半場

2025-03-09

台灣南端恆春鎮社頂附近,有一處高位珊瑚礁保留區,這裡原是一片孕育豐富生命的森林。但數十年前,墾丁國家公園開始梅花鹿復育計畫,到2024年已有3600隻的族群規模,並持續成長。然而隨著鹿群壯大,這裡的森林開始產生變化......

特寵禁不禁|特寵禁養風波揭開欠缺管理的現況

2025-02-16

飼養陪伴動物,已經不限犬貓,狐獴、蜥蜴、球蟒等特寵動物,成為飼主新歡。但是大量特寵在商業市場操作熱銷,不當飼養、棄養,甚至逃逸後的生態危害與收容壓力,都形成問題,讓政府開始修法,討論是否大量禁養......

誘鳥|一張照片背後的課題

2025-01-11

鳥類攝影是高門檻領域,昂貴的攝影器材是基本,等待是家常便飯。不想等,有些人就誘拍。誘拍行為必須負起什麼法律責任?法規與政府執法的量能是否足夠?想拍一張讓自己滿意的照片,被拍攝的動物承擔的是什麼樣的代價?

那些海鳥吃什麼魚?|從鳥的角度來觀察海洋

2024-12-08

頂著風,翱翔天際,海鳥對一般人來說很陌生,有些不登陸,只從海上經過,還能直接漂在海上休息。想了解海鳥食性,鳥友們如何在航行中拼湊海鳥群像?想透過海鳥來理解海洋環境,該如何做到?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