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相關報導

【環境映像影展】鯨之聲|開發與保育的故事

2024-06-21

數百支離岸風機正在台灣西海岸大肆興建,緊鄰不到50隻的中華白海豚將長期受到噪音干擾,長年投入鯨豚病理與聲音研究的獸醫楊瑋誠,試圖揭開這些看不見真相,開發與保育的故事,正在同步進行....

【環境映像影展】超級蝙蝠|鏡頭下不為人知的超能力

2024-06-08

台灣多樣化的自然環境,提供各類野生動物棲息與繁衍的空間,孕育了80多種陸域哺乳動物,其中「蝙蝠」就幾乎占了一半。

【島在現場】溫室蟾入侵|2024.05.30

2024-05-31

溫室蟾是近年入侵台灣的外來種,最厲害的是,牠不需要經過蝌蚪期變態,也無須水域,母蛙直接在潮濕的土或是落葉層產卵,大約兩個星期,卵就可直接發育成小蛙,相較本土的兩棲類,更能適應乾旱和陸域生活,繁殖季也更具優勢。​ 溫室蟾成長過程不用經過變態,直接從卵變成小蛙,又能適應乾旱的環境,變成優勢物種。 ​溫室蟾擴散的族群量驚人,研究人員表示從高雄包含仁武寵物公園在內的四個樣區中,...

從神話之鳥到黑面琵鷺,梁皆得無怨無悔拍攝守護鳥類生態40年,《跨越海洋的飛翔》四部曲|ft.生態紀錄片導演 梁皆得|我們的島Podcast

2024-05-17

梁皆得是臺灣非常知名而重要的生態紀錄片導演,原本從事木工、製作八仙桌的他,為何會一股腦地投入鳥類拍攝工作?他的生命轉折與價值是什麼?在這一路過程中,又遇到什麼挫折困難呢?

追尋雪豹與螢火蟲:關於多物種交會的自然書寫|ft.作家 徐振輔|我們的島Podcast

2024-05-17

從事環境保護、對環境進行關懷的形式有許多,包括上街抗議、進行監督或是從事學術研究,但本集節目將要介紹的,是自然書寫的年輕作家徐振輔。

愛上蛙類的那一天 帶領公民科學家守護青蛙|拯救瀕危青蛙日|ft.國立東華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 副教授 楊懿如|我們的島Podcast

2024-05-17

從小抓青蛙玩的人,是怎麼變成保育青蛙專家的呢?台灣首位青蛙博士楊懿如,他跟青蛙的緣分是怎麼開始的?台灣有38種青蛙,在他研究調查的過程中,發現哪些奇妙的蛙類故事?一妻多夫的台北樹蛙、衛星雄蛙又是什麼? 沒有想到青蛙也是這麼有趣的生物。到底青蛙有什麼特別之處,又是如何讓楊老師投身青蛙的世界呢?

武陵河烏啟示|氣候變遷對物種影響的長期監測

2024-05-12

七家灣溪因為環境維護的好,食物來源充足,是大甲溪上游河烏族群外擴的基地,這裡的河烏,族群數量受到颱風很大的影響,是極端氣候的敏感族群,當颱風來的時間異於往常,甚至該來的颱風沒有來,對牠們來說都是問題。歡快的春日,氣候異常的陰影跟隨,武陵的河烏,還好嗎?

山羌入侵日本?山羌怎麼會被日本人討厭?

2024-04-28

台灣的山羌,過去也曾被列為保育類動物。但是山羌在日本卻成為讓人厭惡的「害獸」,為什麼山羌會被日本人討厭呢?

野生動物生病了:「病」非我願 人類如何與野生動物共生共存?|ft.屏科大野生動物保育研究所 陳貞志教授|公視我們的島Podcast

2024-04-20

屏東恆春及車城等處,近期發生數起患有狂犬病的鼬獾等野生動物進入社區的事件,造成民眾恐慌。事實上,幾乎所有哺乳類都可能感染狂犬病,發病後死亡率達百分百。

疥癬蟎來襲 - 台灣野山羊生病了|疫情正悄悄擴張

2024-04-20

漫步在山林間,悠閒地覓食,台灣特有的保育類野生動物「台灣野山羊」,從北到南約一千公尺以上的山區都有分布,但近年有人發現,牠們正面臨新的疾病危機…

餵餵黑鳶OK嗎?|人為餵食的爭議與必要性

2024-04-13

全台灣最大的曾文水庫,有穩定的老鷹族群。西拉雅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希望打造「老鷹之鄉」來帶動地方發展,在地業者發展出釣魚放生,讓老鷹自由捕食的遊程。想以黑鳶做為地方創生的明星物種,人與黑鳶應該發展出什麼樣的關係?生態觀光與物種保育能夠取得平衡嗎?

重返和平島 瘤珠螺回來囉|公民科學力量大

2024-03-29

海浪拍打岩石,激起亮白雪花,一切看似不變卻有所改變。一度從和平島消失的瘤珠螺,現在容易發現了。牠們為什麼能回來?回來多少?五位在基隆海邊工作的年輕人,規劃了一個調查計畫,他們打算用什麼方法了解瘤珠螺?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