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室蟾在高雄的現況
溫室蟾自2020年在台灣被發現,外界對牠的認識不多,目前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委託台南大學進行研究調查與移除計畫。負責計畫的台南大學生態暨環境資源學系張原謀教授指出,溫室蟾入侵夏威夷多年,對當地原生物種形成嚴重的危害,台灣也正積極進行移除中。
根據調查,溫室蟾首次發現的地點是在高雄仁武公園,前身是廢棄營區,過去該地點有台灣原生種的狹口蛙,例如史丹吉氏小雨蛙、黑蒙西氏小雨蛙,研究人員觀察到溫室蟾出現,加上營區改造成公園後,在他們調查的部分樣區,原生小雨蛙數量急遽減少,甚至歸零。
台南大學生態暨環境資源學系計畫助理范智凱透過解剖溫室蟾,進行食性研究,發現牠愛吃螞蟻等膜翅目、蟑螂和白蟻等蜚蠊目,與小雨蛙的棲地和食性皆重疊,會產生競爭關係,因此推論可能是該地原生狹口蛙數量減少的原因之一。
不需要蝌蚪期的溫室蟾
溫室蟾名字其來有自,牠們特別喜愛在受人為影響的地區居住,例如公園、溫室、草地、廢車場等,就算棲地碰上好幾天沒下雨,只要樹下落葉或盆栽土壤潮濕,就能繁衍生存,甚至可隨植栽到處遷移擴散。
有別於一般青蛙從水域游泳的「小蝌蚪」變態成蛙,溫室蟾不須水域就能產卵,直接跳過蝌蚪期,孵化出小蛙,而且牠們耐乾、耐旱,繁殖或交配都可以在陸域進行。
溫室蟾體型小、難捕捉,比過去入侵台灣的斑腿樹蛙、亞洲錦蛙、海蟾蜍等體型大、叫聲宏亮的蛙種還棘手,光靠徒手移除無法因應,因此張原謀老師指出,必須藉助「噴灑檸檬酸」等高效率的移除方式。
移除與追蹤進展
近年台南大學與台灣兩棲類動物保育協會,陸續在高雄舉辦「溫室蟾移除工作坊」,教導兩棲志工辨識溫室蟾,並進行人道移除,針對難以捕捉的地點,進行定點小範圍的檸檬酸噴灑,被噴灑後的溫室蟾會因為皮膚無法呼吸,在短時間內死亡。不過他們也提醒,必須先觀察區域內是否有其他原生種蛙類,避免連帶影響到牠們。
此外,台灣兩棲類動物保育協會理事長李佳翰指出,目前有兩棲志工定時在各區進行蛙類調查,可以第一時間發現新蛙種。除了高雄地區,2022年在桃園市區的陽台盆栽發現溫室蟾,而今年6月也在宜蘭冬山鄉農墾地找到牠們的蹤跡。
溫室蟾在台灣屬於黑名單,禁止輸入境內,但仍可能透過國際貨櫃、植栽等管道進入台灣,文化大學森林暨自然保育學系主任謝佳宏透過基因鑑定發現,高雄發生過兩次境外入侵,溫室蟾很可能就是透過國際貨運進入台灣,另外桃園與高雄屬於同一批來源,則可能是境內植栽運輸擴散。
不過,宜蘭地區發現的溫室蟾,體色外觀跟高雄、桃園很不一樣,謝佳宏對宜蘭捕捉到的溫室蟾進行分子溯源,發現既不屬於高雄或桃園地區的族群,這代表在宜蘭地區,有另一起獨立的境外入侵事件。
防止境內擴散是當務之急
眼見溫室蟾棲地北移,一旦遇上冬季潮濕多雨,恐怕讓繁殖速度加快,為了防堵已進入境內的溫室蟾,再次透過土壤及植栽繼續移動、擴散。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保育管理組簡任技正鄭伊娟表示,預計會再與園藝公會、苗商討論,制定SOP, 例如大盤商出栽前,必須先以特定溫度的水噴灑植栽土壤,降低蛙卵與生物存活的可能性。預計定案後會率先於造林業務及園藝工程發包等項目執行,防止落網之蛙二度入侵。
移除工作只是萬不得已的防治手段,這些來自他方的訪客,是因為人類頻繁跨境移動,不小心被帶到其他國家,只能就此落地生根,因此嚴格落實並把關植栽管理,從源頭防範、防止境內移動更為重要。
延伸閱讀》追緝海蟾蜍│世界百大入侵外來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