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我們的島第 No name 集的相關文章
拍鳥成瘋的時代|生態拍攝倫理的界線
台灣興起拍鳥熱,人手一機,上山下海瘋拍鳥。為了拍到一張美照,各種手法紛紛出籠。於是各種反思與管制,不斷被提出,希望回歸初心,因為尊重生態,才會按下快門。
惡地之村馬頭山|集眾人之力護家園
2020年6月21日星期天,正值盛夏,太陽早早就爬上山頭。位於高雄市台28線旁的馬頭山腳下,出現了一群婆婆媽媽,他們有人炒料、有人包餡,所有人忙得不亦樂乎!大家要共同完成的,是在地的傳統美食草仔粿。草仔粿的餡料由竹筍、絞肉、花生粉、紅蔥頭,和芹菜混合拌炒,就像一個社區由許多不同的人組合而成,各有專長又合作無間。
陸蟹的天堂路|幫助抱卵母蟹平安過馬路
牠看似不起眼,卻可能在你不注意的時候,出現在你我的腳邊。從北部的淡水河口到中部的高美濕地,在繁衍新生命的路上,陸蟹遭遇了什麼樣的難關和危機?
搶救名人故居|留下社會共同的歷史記憶
歷史名人故居,作為對於歷史人物的尊崇,也成為一個時代的象徵,各國都會進行保護工作。在台灣,二二八事件中犧牲的湯德章律師故居,還有被奉為寶島歌王黃三元的家族老屋,都面臨開發拆除的危機。為了保護社會共同的歷史記憶,民間發起搶救行動。
變動社子島|禁建50年後的開發難題
台北社子島因為易淹水,被劃為洪氾區而禁建。五十年過去,解禁的機會接近,只要達到兩百年防洪標準,社子島就可以開發,台北市政府決定用區段徵收的方式,居民為何不願意接受?
我們與黑冠麻鷺的距離|在台灣落地生根的稀有留鳥
最近大家會在公園綠地中,看到一隻大鳥的身影,牠安靜地在樹蔭下吃蚯蚓,當察覺到有人停下腳步關注牠,就會化身成一根木頭,動也不動,等關注或威脅解除,才會繼續找牠的蚯蚓,或者玩起小水坑裡的落葉。 來到都市的公園,攝影師蕭啟仁讚嘆黑冠麻鷺尋找蚯蚓的功力,「真的很厲害,都知道蚯蚓在哪?」。現在這麼常見的黑冠麻鷺,很難想像在十多年前的台灣,牠還是稀有鳥種。一旦出現鳥蹤,鳥友們都會連夜開車,千里迢迢地去尋鳥,...
德瑪汶的雞會|泰雅部落在地生活
位在苗栗、台中交界處的大安溪畔,泰雅族的原鄉部落中,有著一群深耕土地的小農。從友善耕作到友善畜牧,他們怎麼在祖先傳承的土地上,發揮互助共享的精神?
深海裡的神秘巨獸_ 巨口鯊
海洋裡有一種巨大而神秘的生物,牠跟鯨鯊一樣,屬於大型軟骨魚類。因為有著大大的嘴巴,因此有了巨口鯊的名稱,名字很嚇人,但牠卻是溫柔的巨獸,不會主動捕捉獵物,總是張開大嘴透過海水濾食的方式來進食。通常棲息在深海,只有夜間會在特定海域游到較淺的水域,但由於族群量少,樣本取得不易,我們對牠的了解並不多。 (來看看日本2020年拍攝到巨口鯊的海中影像) 巨口鯊標本(攝於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