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海農地新契機|多元新創替農村注入活力

採訪/撰稿 郭志榮
攝影/剪輯 張光宗

新竹竹北農地,長期面臨璞玉計畫的開發,部分居民反對迫遷徵收,不斷抗爭。但是在徵收區內,有一個東海農村聚落,不斷開創新產業,希望以不同方式,尋找土地價值,發展出農地的新契機。

新竹竹北農地上的東海隘口,是個傳統農業聚落,隱藏著一個百年的水礱間,現今重見天日。水力推動巨大的水渦輪,成為碾米動力。

清華大學李天健老師第一次看見水礱間,心中充滿感動。他邀請關心的朋友,一起參與重修。修復後的水礱間,成為地方文化館,舉辦導覽活動,讓人了解過去的農業智慧。同時舉辦走讀活動,介紹竹北農地的歷史。李天健希望水礱間,成為進入地區的大門,認識這塊土地的歷史,同時思考它的未來。

竹北農夫謝忠治來到甘蔗田,將甘蔗皮、渣作為堆肥,推動有機種植。他原本在竹科工作,後來因為健康問題,搬到東海聚落休養,看見農友務農,心想如何參與,於是種下甘蔗、芋頭等農作,銷售甘蔗汁,並經營結合在地農產的餐館,開創人生新事業。

優質農作加美味食物,讓餐館很受到歡迎。這天,謝忠治正為地方活動,在廚房忙碌,利用在地農作,製作三色米便當。在農鄉務農、開店,他體會農地的珍貴,希望永遠守護這片土地。

藝術家周暐恆,示範傳統絹印工藝。他原本也是竹科工程師,因為家族從事印刷,自己又喜歡竹北農地環境,於是利用舊空間,開設工作坊。

人生跨業轉換,他相當適應,也做出興趣,希望人們重新認識絹印。面對電腦化、自動化印刷,手工絹印反而有種手感的溫度。念舊是周瑋恆回鄉的動力,他記得農鄉原初的美好,希望保存下去。

李天健舉辦地方創新工作坊,邀請謝忠治、周瑋恆等人,分享農鄉創業經驗,同時了解竹北農地的開發問題。東海社區近幾年吸引了許多新朋友前來,用不同方式,成為地方新力量。

讓城鄉共好,找尋共生共榮的發展模式,一直是李天健想推動的觀念。在務農之外,加入多元產業,在不開發破壞下,提升農村價值,開創新契機,走出農村發展新模式。


 

集數
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