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生我材必有用-謝二羊的減廢人生

採訪 林書帆 葉鎮中
撰稿 林書帆
攝影 剪輯 葉鎮中

在高雄美濃一處鄉間,有一棟外觀宛如霍爾的移動城堡般七拼八湊、卻別有韻味的小屋,除了主要結構跟屋頂,大約有80%都是由廢材或次級品組成,地面以高壓水泥磚二級品鋪設,外牆則是四處收集來的門窗。

這棟小屋是藝術家謝二羊的工作室,他笑稱,自己這種對舊物或廢材的痴迷,可能是遺傳來的:「我從小牛仔褲就要穿舊的、不穿新的,長大一點之後,腳踏車也都買二手的。」他感嘆,人類在發展過程中製造了太多東西,而有太多東西被丟棄時,其實都是可以再利用的狀態,如果能盡量多使用這些材料,就能減輕地球環境的負擔。

謝二羊除了不定期開設工作坊,教導學員以各種回收素材進行藝術創作,也將再利用的行動,與社區營造工作結合。今年(2021)他就協助高雄市杉林區的新和社區,以廢棄木棧板來改善社區食堂的設施。

收集回來的木棧板要再利用,得先進行拆解,如果沒有適當的工具,木板很容易在拆解過程中斷裂而無法使用。謝二羊用從資源回收廠買回來的廢棄鋼筋與鐵片,自行焊接組裝成一支「拆棧板神器」,可以有效率地將棧板拆解成一片片完好的木板。

拆解後的棧板經過打磨、上漆、重新組裝,陸續變身成桌腳、展示架等物品,社區中八、九十歲的長輩,熱心地參與拔釘子、油漆的工作。新和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陳舉琇說,藉由這樣的參與過程,往後長輩們來食堂用餐,就會想起自己曾經來幫忙過,不僅能留下回憶,也會帶來成就感。

謝二羊則認為,盡可能留下舊材料,就能留下更多故事。像是食堂階梯的造型欄杆,其中有兩片鐵片,過去曾是一對老夫妻種樹薯時用的鋤頭,在磨損不堪使用後,仍能以裝置藝術的形態,延續它的生命、持續訴說居民的生活軌跡。

謝二羊自承,這種再利用的嘗試,畢竟不是社會主流,因為手工再造很花時間,而現代人覺得時間就是金錢,「其實我移居鄉村之後,就覺得『時間就是金錢』這種說法不再適用,但現在大部分人口都集中在都會,所以這種看法會成為主流。」

不過,即便這樣的行動算是小眾,謝二羊仍深信這是有意義的事:「這樣做產生的影響到底有多少?說實在我們沒辦法去測量,不過我覺得我們在做對的事情,或許有一些人會因為這樣的刺激,而因此去執行(類似的行動)也不一定。」
 

地點
集數
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