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島第 No name 集的相關文章

白沙漁船小琉球

2001-10-15

小琉球總面積6.8平方公里,登記戶籍人口數有一萬多人,人口密度大約1470人/m²,是所有離島之冠。小琉球的海岸線長約12公里,沿岸大大小小人工港澳總共七個,平均不到兩公里就有一個人工港澳。小琉球漁業人口曾達100%,目前仍有70%的居民以漁為業。民國86年的台灣珊瑚礁生態總體檢中,小琉球附近海域的珊瑚破壞率最高,有50%到80%遭到破壞,到底是什麼破壞了上帝的物競天擇?

永平不老街|九二一災後重建

2001-10-15

兩年前921地震後,這條中寮鄉昔時最熱鬧的老街,有九成房子倒塌,死傷慘重。有人拿著相機,幾乎拍不下去。當時,一群中原大學的師生來到永平街,決定利用這樣的機會,改造這條老街的風貌。在這兩年的過程中,當地居民學會了如何與專家溝通,有的甚至變成了專家,更重要的是,這條老街整建的過程,也改變了中寮鄉民對地權的觀念。 中寮鄉位於南投縣的中西部,外來團隊習慣將中寮鄉分為北中寮與南中寮,北邊以樟平溪為主要河川...

垃圾保障村

2001-10-15

2001年2月8日,觀音鄉轅碩廢棄物處理廠預定地,因保障村民圍堵抗爭,業者為求載運鋼筋進入工地,動用三百多名幫派份子,進行反圍堵,警方據報逮捕66人。保障村民幾年來飽受大小垃圾場污染,在兩年前忍無可忍,在1999年3月28日,搭設簡易的雨棚,不畏風雨、不分日夜,要阻止新民營垃圾場進駐。村民的怨言其實是種求助無門的恐懼感,捍衛家園,追求更美好的生活環境,卻被貼上與公權力為敵的標籤...

上水的希望

2001-10-01

從台三線省道轉往谷關的路上,可以清楚看到一整片突起的台地緊鄰著大甲溪畔,這就是新社台地,台中縣新社鄉就位在這片台地上,沿著大甲溪,順著中橫公路繼續向東行,約莫過了十幾分鐘,就進入和平鄉的白冷高地,大甲溪在這裡成就了兩則水的故事。一則來自北岸的天輪發電廠,大甲溪沿岸的五座發電廠都由這裡控管,另一則來自南岸的天輪村,白冷圳的傳奇就從這裡開始。

【納莉颱風】颱風來的那一天:在台北航行

2001-10-01

被忽略的都市邊緣隱藏著不為人知的故事,記者困在台北邊城,卻真實記錄了東湖,文山區,信義區的災況,納莉颱風來的那一天,我們以遊記的心情,隨著洪水在都市裡航行。

【納莉颱風】水的驚嘆號|台北變成湖

2001-09-24

納莉颱風在一夕之間,讓台北市成了台北湖,也使得台北人重新去思考我們與河流、與水的關係。事實上,自從台北盆地在地球上誕生到現在,有很長一段時間不是湖泊就是沼澤。水是台北盆地性格的一部份,但是,當台北發展成為高密度的都市,整個治水政策與思維卻是以一種嫌棄的態度面對水,這種嫌棄的態度表現在堤防與大型抽水站的設置上。納莉之後,我們該用一種什麼樣的態度,與都市裡的水建立起新夥伴關係呢?這是本集所欲探討的方向。

震不垮的農民

2001-09-24

WTO對盛產水果的台中山城四鄉鎮(東勢、石岡、和平及新社)農民是個恐怖的大怪物嗎?兩年前在山城遭受過九二一災變的農民們,在長期面臨國內的經濟不景氣與台灣即將入會(WTO)的市場轉變,會如何因應?同時台灣的農產品具有哪些優勢可以進駐國際市場?本集將由數位農民(劉耕銘、林月霞及曾榮滿)現身說法,提出網路行銷可能是一個機會,降低銷售成本,鞏固國內市場;而生化科技技術也可以運用來與進口產品抗衡。然而最重要的是,主政者與社會大眾是不是能夠超越經濟的生產價值,來看待我們的農業政策,反省我們對土地的操作。以上問題將在本集有深入的探討。

被遺忘的村落|西部沿海地勢低窪的聚落,為何無法擺脫淹水的糾纏

2001-09-24

台北大淹水是媒體報導的焦點,但是許多貧瘠的沿海漁村聚落,因為地層下陷,導致常常淹水,卻鮮為人知,納莉颱風過後,彰化台西鄉、雲林五港村、嘉義圍潭村幾乎整座村莊、人、學校、墳墓都浸泡在水中,它們就像被遺忘的村落一樣。

老鷹先生

2001-09-17

我決定用最原始、最笨的方法,用筆記下牠們整日的行為,透過行為來推測何時生蛋了,何時幼鳥孵出了,然後,我會期待那幼鳥的第一次試飛。-摘自沈振中《老鷹的故事》 從很久以前,在人們登上食物鏈的頂層,然後開始隨心所欲的操控生命的存亡時,就忘了自己也只是需要食物、需要繁衍的其中一個生命體而已。1990年底,沈振中前往花蓮,在區紀復的鹽寮淨土過了四天三夜的儉樸生活,回來之後,生活的態度有了極大的改變。...

【看守台灣】東沙:失落的天堂

2001-09-17

海、藍天、白沙、珊瑚礁,是東沙島給人的第一印象,這座看似遺世孤立的淨土,自古以來卻是兵家必爭之地,時空轉移,這顆有如遺落在南中國海的珍珠,已漸漸褪去戰地的神秘色彩,由宣示主權、保衛疆土的標竿,向度假勝地前進。

湧動的火山

2001-09-17

龜山島,人稱惡水之島,地形惡劣,登島不便。過去由於封閉多年,龜山島始終對大眾具有神秘色彩。本集將帶領觀眾,體驗龜山島的奇特景觀。在繞島時,將由學者陳述龜山島的火山地質景觀、海底火山噴氣及海底珊瑚。後半段將著重在龜山島的觀光效益與建港工程的互利或互害上。結論將傾向於維持大自然的完整,同時加強灌輸不以人為本位的離島海上生態旅遊概念。

歸途 歸土 龜山島|有待完善的生態觀光

2001-09-10

龜山島的開放,標榜是生態旅遊。檢視龜山島開放一年,仍可看見其規畫不週詳的地方。本集前段將記錄原龜山島住民尋根及抬媽祖活動;中段將藉由登401高地,講解龜山島的林相及前人墾荒遺跡。後段則著重在目前一般生態旅遊解說員(導遊)的不專業,或是在解說的過程中太過於民俗化。主辦者(東北角海岸國家風景管理處)有責任,遊客也有責任去瞭解生態旅遊的涵意與意義,遊客若能先試著去瞭解龜山島的歷史文化,則在旅遊時,將對當地的自然景觀有更深切的認識。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