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島第 No name 集的相關文章

農藥新世界

2003-03-10

全球52億的人口,都倚賴農產品過活,而這些農產品卻是依賴農藥才能有穩定的收成,也才能供給人們食用。農藥幫助我們,卻也讓我們擔心它對人體和環境的影響。為了降低影響,政府在農藥管理上嚴格把關,另外,現在也積極開發替代性農藥,展開了農藥的新世界。

好水留子孫

2003-03-10

三峽鎮竹崙溪水質清澈,一直是當地居民的主要水源。去年12月間,居民獲知有業者提出灰渣掩埋場計劃案,設置地點就在竹崙溪上游的陡坡上,計劃案正送到北縣環保局進行最後階段的環評審查。在居民一致反對下,竹崙溪兩岸動員上百人到縣府,拉開了[好山好水留子孫]的布條,居民異口同聲表示,不應冒險讓灰渣場可能的滲出水污染整個流域的清淨水源。

濁水還清

2003-03-10

去年年初,環保署宣佈2002年為河川污染整治年,高雄縣鳳山溪是列為優先整治的13條河川之一。就在12月,環保署查緝了鳥松鄉鳳山溪沿岸非法皮革業者所埋設的廢水暗管,月底就立刻執行封管行動,堵住製革廢水排放。暗管封是封了,不過故事還沒有結束…。

搶救八色鳥

2003-03-03

去年,黑面琵鷺因肉毒桿菌中毒而有73隻死亡,台灣成為國際保育團體關注的目標;今年,雲林湖本村八色鳥的繁殖地,再度面臨陸砂開採的危機,國際保育的目光可能再度聚焦在台灣。

有機香蕉

2003-03-03

台灣香蕉真好吃,但是他種的香蕉特別大,同樣的面積,他的產量多一倍,不是基因食物,也不用化學肥料,運用有機的方法,就能種出好吃又好看的香蕉,別看他的蕉園像荒地,這裡可是昆蟲的快樂天堂……

消逝中的綠色農地

2003-03-03

民國九十年,稻穀總產量為172萬公噸, 是光復以來最少的一年。稻米曾經是台灣耕作面積最廣、種植農戶最多、產量最高的作物, 稻米產量創下歷史低點, 似乎暗示著一個傳統農業時代的消逝。隨之逝去的, 除了農人、農作物、與農業經濟以外, 還有25萬公頃農地。

民宿狂潮|南投清境、鹿谷社區民宿過度開發的挑戰

2003-02-24

對於民宿的發展而言,絕非外資進入的土地買賣,而是兼顧永續發展的社區營造。一旦民宿成為淪為鄉村賓館,美麗的鄉野過度開發,這波民宿風潮造成的生態危害,將是繼城市過度開發之後,鄉村環境惡質化的開始。 近幾年來,由於週休二日的出現,加上政府大力推動觀光產業,國內觀光產業快速發展。根據觀光局在民國九十年的統計,全年平均每人國內旅遊次數為5.2次,一年旅遊人次高達九千七百萬人次以上。...

流浪狗醫生

2003-02-24

一隻流浪狗,被人們遺棄之後,他們將會步上哪一種命運呢?為了讓流浪狗能夠找到好主人,甚至讓「流浪狗」洗刷 「髒」與「臭」的罪名,有群志工決定訓練狗兒當醫生。狗醫生雖然不是新鮮事,但是大家的焦點大部分都只注意到動物輔助治療的功效,卻很少人知道當初推動狗醫生的最大的目的,其實是為了要救流浪狗,透過狗醫生的訓練,流浪狗找回自己的生命,也找回慢慢消逝的溫暖人心。

固執塑膠

2003-02-24

根據統計,熱固性塑膠以及它的複合材料製成的產品,每年至少在三十萬噸以上。而歷年累積下來的廢棄物,在回收再利用的技術困難,市場價值極低的情況下,幾乎不是掩埋就是焚燒,如果處理不當,也有可能會造成環境的負擔。

造林迷思

2003-02-17

每年夏秋兩季颱風季節,城市水上行舟,山區土石橫流,彷彿是每年夏天的一場惡夢。921地震之後,台灣山坡裸露地共2539公頃,以南投縣九九峰為例:九九峰在地質上屬於火炎山礫石層,鋸齒狀的山峰呈現崩塌斷崖景觀,看起來雄偉,但是地震已使得原本鬆散的礫石崩落更加惡化,所以在這裡,復舊造林被列為首要工作。政府相關單位展開大規模的造林工作,在邊坡種上的樹苗,希望能牢牢的抓住土地。

生活在遺址上|阿美族人的古董收藏櫃

2003-02-17

石斧、陶罐、貝塚、人骨...這些出土的標本就像一塊塊拼圖,背後隱藏著一幅幅千萬年前台灣島上人們生活的圖像。目前在台灣已經發現有一千多處遺址,從兩萬年前到三四百年前,可以說,台灣人是生活在遺址之上。然而,我們雖然跟遺址僅僅相鄰,卻往往渾然不知它的珍貴...。

紫蝶謎霧

2003-02-17

在台灣,除了侯鳥、水生動物的遷移外,每年冬天,紫斑蝶集體南下避冬,更是世界罕見的奇特現象,為什麼遷移的蝴蝶,9成以上是紫斑蝶類?它們遷移的路徑為何?高雄縣茂林鄉的魯凱族人正在試圖解開這個謎團…..大規模的動物遷移行為,一直是自然界神奇的奧秘。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