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No name」相關文章
科技產業搶我家| 農民擔憂土地沒了怎麼活!
和科學園區做鄰居,幸或不幸?新竹科學園區竹南基地位在苗栗縣,住在旁邊的大埔里居民,面臨家園要被拆除的危機,因為苗栗縣政府已經通過「新竹科學園區竹南基地暨週邊土地特定區」,把原本只有科學園區的特定區,擴大154公頃納入特定區,以區段徵收的方式進行,進行整體規劃後,再發回一部分土地給地主,但民眾質疑,苗栗縣政府圖利財團,因為群創要土地,才讓他們無家可歸…
修復的難題|在細節中找歷史
建築物並不是我們想像中的冷硬枯燥,這些建築物,因為生活其間的歷史故事而變得有生命,當領悟到這一層時,我們看待古蹟就有了更深的感情,也才更能體會到修復古蹟,對一座城市來說有多麼重要.....
【中科三期】兩溪之水哪裡去|竹科后里基地與農業搶水
大安溪的鯉魚潭水庫和大甲溪的石岡壩,是大台中地區的用水來源,當水利署提出大安溪、大甲溪聯合運用的輸水工程,下游農民卻擔心,農業用水被犧牲,質疑這個開發案是為科學園區而興建,究竟這個開發案水要給誰?
3952到0,我的故鄉高屏溪
上了玉山主峰不下十次,開過雙園大橋超過五十次,然而,從源頭到出海口之間的這一段蜿蜒,是我曾經無法想像的遙遠。但在走過世界各地後,發現仍沒踏遍的是自己的故鄉。從3952公尺,到林園的出海口,高屏溪,中間究竟發生了什麼?有什麼話,要對我們說的?
野火∙文化園區|建國啤酒廠、彰化八卦廢棄營區以及日本舞鶴經驗
當文化創意園區,像一座座被賦予產業任務的區域,其實該思考,文化無法遠離歷史、社區的基礎。如果文創產業,倚重在文創園區的產業領航,或許深根社區的文化野火,更能燃起台灣的希望…
樹木不保:樹保條例能不能保障樹木?
我們的島這兩年來,陸續接獲民眾陳情,從去年的徐州路護樹,到天母磺溪綠帶面臨開發危機,還有最近的新店大豐國小,為了興建體育館可能會移樹,台灣的樹木在各地都發出求救警訊,各地方自治的樹木保護條例,到底能不能保護樹木?透過不同案例,讓我們一起來思考,人和樹木之間,是否能有更好的發展?
中科三期‧環評聖戰|七星基地與后里基地
台灣環評史上第一件,環評結論被最高行政法院撤銷的開發案,就是中科三期七星基地,既然環評無效,友達面板廠該不該停工?環保署和環保團體、法律界開戰,究竟是誰曲解法律?誰在捍衛環評體制?這場環評聖戰,結果會是如何?
大河高屏溪‧養不起高屏人?
3月22日,是「世界水資源日」,祈求足夠、衛生、安全的水,是人類共同的願望。台灣年降雨量3千多毫米,是世界平均值的2.6倍。雨量豐沛的台灣,卻時常面臨缺水危機。為什麼水會不夠用?是環境破壞留不住水?還是我們過度浪費入不敷出?想要擁有足夠、衛生、安全的水,必須回頭檢討我們與水相處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