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No name」相關文章
流浪動物之死‧誰之過?
台灣的「動物保護法」實施,已經有12年,雖然動物保護政策和觀念,都比過去明顯進步,但因為進步速度太慢,還是不足以解決流浪動物的問題…為什麼「動物保護法」無法保護動物?為什麼多數鄉鎮還是由清潔隊員、而不是動物保護人員捕犬?而不論是留置所或收容所,大都設在垃圾堆、公墓旁,在缺少醫療設備下,許多動物像垃圾一樣死去…
候鳥的濕地危機|走訪雲嘉濕地
每年的夏季與冬季,成群的候鳥,像是遵守古老的誓約,飛越千山萬水來到台灣,找尋牠們熟悉的土地,度過酷熱嚴寒。但是濕地的開發破壞,候鳥找不到降落的生態樂園,遷徙變成千驚萬險的搏命旅程…
相思寮,救命!|中科四期二林預定地上的農民心聲
在高度爭議下,營建署的區域計畫委員會,通過了中科四期的土地變更案,對住在二林園區預定地上的相思寮居民來說,他們的生存從此備受威脅,因為他們房子、農地,都得要被徵收…
聆聽岩語-地質景觀的生與滅
地質景觀不是永遠存在世間,如果不當的利用,可能加速地質景觀的消失。在台灣,地質景觀成為一種觀光資產,但是如何適度的運用,成為一門學問,也決定地質景觀的未來命運…
老樹,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
「我們的眼界可能比較窄一點,我們要保護的,就是那幾棵,我們曾經花時間陪著它,跟它相處,幾十年的樹。」一位在台北市徐州路附近的社區居民這樣說。人與樹、環境保護的故事,就從國有財產局出售台北市徐州路10號土地這一刻起,拉開了序幕。
角落台北—齊東故事|保留台北齊東街日式宿舍建築群
在城市的角落,常常隱藏著通往過去的秘密通道,吸引人們走進歷史的桃花源。從台北市忠孝東路與金山南路的路口轉進齊東街,就有著這樣一個滿載城市記憶的角落。
守護白魚|溪流整治傷生態
哈囉,你認識我嗎?我叫白魚,是台灣溪流裡的原住民喔!因為身體的顏色比較淡,老一輩也有人叫我─肉魚。我最喜歡的地方是水流平緩、有藻類和小蟲可以覓食、有水草可以藏身的溪流。你說這樣的地方,不是很普通嗎?那可就錯了!現在全台灣只有日月潭附近的小溪,還有大甲溪的支流—食水嵙溪,才能發現我的蹤影。但是,這最後的家,也將被水泥與消波塊佔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