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的日月潭

採訪/撰稿 郭志榮
攝影 葉鎮中 陳志昌,剪輯 葉鎮中

遊客湧入,開發加劇,一千多公頃面積的日月潭風景區,承載著巨大的環境壓力。當觀光發展突飛猛進,世代居民卻開始離鄉背景,不禁讓人思考,繁榮創造誰的利益?誰的悲傷?

日月潭的觀光繁榮,形成潭區中船屋林立的問題,根據日月潭風景管理處統計,在潭面總計約有172艘船筏,只有90多艘領有合法船舶證照。船屋的存在,政府認定有破壞水域景觀,影響環境衛生的問題,並且船屋的遊憩行為,都屬違規。

在媒體不斷報導,政府全力查緝下,政府聯合查緝小組,以竊佔國土罪嫌,函送船屋業者,展示全力整頓的決心。

日月潭四角吊網船屋協會總幹事黃騰寬,六年前開始經營船屋,面對政府以竊占國土罪嫌取締業者,他表達不滿,指出日月潭早期漁業發達,潭面的船舶多數有合法證照,居住船屋有著長遠的歷史傳統。面對外界指責船屋破壞環境,他表示,幾年來不斷改良船屋的污水處理,避免對環境衛生造成影響。黃騰寬認為日月潭船屋,不僅有著歷史傳通,也是未來的文化景觀,提供不同的水上視角,甚至在國外居住船屋,成為一種親水的生活方式。

夜間,世代居住日月潭的鄭智民,前往傳統四角吊網漁筏,查看下網的情況。幾年來,日月潭的漁民,已經抓不到什麼魚。



清晨,岸邊景色倒映潭面,日月潭一直在變,時代的變遷,讓世代居民必須學習因應。鄭智民擔任四角吊網船屋協會理事長,就是希望能為抓不到魚的漁民,找尋轉型的機會。

幾年來,船屋業者、漁民不斷和政府協商管理方式,卻一夕之間嚴加查禁。更讓業者、居民不服的是,竟然在官方文件中發現,取締居民經營船屋,卻準備規劃區域給財團經營。日月潭風管處表示取締船屋,並非完全禁止水上休閒活動,未來確實有水上平台的規劃,但是開放經營對象,必須再研議。

十年來,在觀光局全力推動下,日月潭的美麗風光,吸引大量陸客湧入,創造耀眼的觀光熱潮,成為台灣風景的地標,目前正規劃將區域擴大。觀光局的理念是,要讓日月潭從傳統風景區,轉變為國際旅遊勝地,成為推動工作的重心。但是,打造國際旅遊勝地,一旦過度借重財團、企業,壓迫居民的生存空間,就會造成更多的衝突。

拉魯島原本是邵族的祖靈地,日人治理期間稱為珠嶼,國府來台後,又改名成為光華島,成為日月潭觀光景點。


日月潭邵族文化協會理事長巴努,搭船前往日月潭中心的拉魯島,邵族居民已經在島上,進行十多天的佔領行動,抗議政府不願歸還島嶼。拉魯島原本是邵族的祖靈地,在日本修築堤坊,興建水利設施後,拉魯島就成為日本人口中的珠嶼。到國府來台後,又改名成為光華島,成為日月潭觀光景點。後來經過邵族不斷爭取,正名為拉魯島,政府也允諾陸續歸還原住民土地。政府不願歸還拉魯島,有著觀光價值的考量,但是對於邵族居民,拉魯島不僅是精神象徵,更是要求尊重邵族傳統領域,未來爭取日月潭共管的起點。面對邵族的共管要求,政府無法處理,只能強調許多照顧原住民的施政。面對政府以補助,來迴避還我土地運動的歷史正義,巴努大怒政府的態度。

日月潭的觀光發展,讓環潭水岸充斥著豪華旅館,但是當地居民的生存空間卻飽受壓縮。從水上船屋,到拉魯島風波,在一件件風暴背後,其實都隱藏著居民求生的心願。更讓人思考著,國家的觀光勝地、財團的私人樂園、居民的流離家鄉,美麗的日月潭,究竟為誰而存?

集數
5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