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name」相關報導

擋路護西港|西港外環道興建爭議

2017-10-02

路,連結兩方,拼接夢想。西港外環道為何引發爭議?

搶救張家古厝竹塹林

2017-10-02

屏東恆春,張家古厝圍繞的竹塹林,勾勒起台灣傳統民居的防衛體系。保護古厝竹塹林,形成一場文資守護運動,但是面對開發壓力,還有多數後代子孫的反對,竹塹林的留存,更顯艱辛。

記憶溫羅汀|文化界人士呼籲保存名人故居

2017-09-25

在台北市,深藏於巷弄之間,一棟並不醒目的日式宿舍,最近因為都更面臨可能被拆除的命運。白先勇、林懷民等數十位重量級的文化界人士與學者,共同參與連署要求保留。這棟建築承載著怎樣不平凡的歷史?老房子的去與留,又凸顯出多少文資保存的問題?

揚帆前進|找回古老的航海智慧

2017-09-25

揚起風帆,風吹向船帆,吹出飽滿的弧形,船身逆著風開始前進。在沒有現代化引擎的年代,人們靠著風力,到世界各地貿易、旅行。航海科技日新月異,有一群人,仍然持續推廣帆船運動,希望用低耗能、低污染的方式,親近海洋。也有人正著手復興傳統帆船工藝,要找回古老的航海智慧。

農民之路2017全球大會觀察筆記(一)

2017-09-25

2017年7月,筆者受農運組織農民之路(La via campesina)的邀請,前往採訪於西班牙巴斯克自治區舉行的第七屆全球大會。成立於1993年的農民之路,是目前全世界最大也最具代表性的草根農民運動組織,每四年舉行一次全球大會,目前成員有來自79個國家的164個農民組織,長期致力於爭取小農的自主權,反全球化、反自由貿易、捍衛糧食主權、推動生態農業、爭取鄉村中性別平權皆是農民之路二十幾年來,...

農民之路2017全球大會觀察筆記(二)

2017-09-25

頭上戴著繫滿彩色絲帶的尖帽,肩上披著羊皮,一群男士兩兩排成一排,表情肅穆的一邊走著,一邊使勁前後晃動身體,讓背上背著的牛鈴發出響亮的聲音。這是巴斯克地區一處名叫伊圖倫(Ituren)的小鎮,每年一月豐收慶典開始前的傳統儀式,除了通知村民慶典即將展開,牛鈴的聲響也具有驅除惡運、保護牲口健康的用意。 主辦單位透過傳統儀式,宣布農民之路第七屆全球大會正式開始,也讓數百位來自世界各地的與會者,...

農民之路2017全球大會觀察筆記(三)

2017-09-25

位處亞熱帶的台灣,本土鮮乳一向供不應求,而且價格居高不下,很難想像現在的歐洲,牛奶竟然比水還要便宜。 歐盟是世界上第一大的產乳地區,生產牛乳和各種的乳製品加工產業,是歐盟最主要的農業經濟活動,佔農業產值超過十分之一。為了確保酪農能夠有合理收入,1984年設立了牛奶配額制度,每個農戶的產量都不能超過配額,防止生產過剩,以維持牛乳與乳製品的市場價格。 一向對自由貿易保持批判立場的農民之路指出,...

生活的另一種選擇|自備容器的減塑消費

2017-09-18

我們努力地回收再利用,有時候,還是不免會買到過度包裝的商品,如果能在購買時,就有另一種選擇呢?

聆聽北門

2017-09-18

有人說,建築是凝固的音符。百年台北城有個音符,保留著當年的原始。一個城門,能說多少故事?它被淹沒在繁雜交通中數十年,今年,北門終於完完整整的被聽見。

深井奪水美濃愁

2017-09-18

農業平原上,開挖深水井,還未出水,卻已挖出居民怒火。深水井開發計畫,讓高雄美濃居民抗爭,他們不只抗議奪水之恨,也反對用水不公,在怒吼聲浪中,吐露美濃的世代水愁。

能源再生社會|日本小水力發電活化農村

2017-09-11

日本岐阜縣郡上市石徹白地區,海拔七百公尺,自繩文時代就有人居。是日本自然崇拜的發源地之一。這裡的杉木因為生長在豪雪地帶,成長緩慢、品質良好,二戰過後發展林業,是日本居民重建家屋的木材來源。

小水力 大創意|小小水圳也能發電

2017-09-11

水,灌溉農田、孕育生命、給人清涼,還蘊藏著源源不絕的巨大能量。不用燃料、沒有污染,發揮創意,小小水圳也可以成為電力來源…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