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市貢寮區的內寮山區,擁有大面積的水梯田景觀,早期入山墾居的農民,尋找水源,開闢維繫山村生活的水梯田。從宜蘭到淡水山區,隨著淡蘭古道的連結,村落在山區形成,夏季稻米,冬季蕃薯,維繫數百年的生計。
但是,時光過往,山村人口流向都市,水梯田大量廢耕、休耕,水田變旱地,熱鬧的山村,逐漸變得寂靜。水梯田的消失,不僅是農村生活的危機,更是自然生態的浩劫,因為水梯田有著溼地的功能,在乾旱之後,物種也會跟著消失。
林務局重視水梯田生態的重要,結合人禾環境倫理發展基金會,2011年在貢寮山區,開始推動水梯田復育計畫,找尋多位還在種植的農民,以有機種植,農地保水的方式,展開復育行動。
參與水梯田復育計畫的蕭氏家族,在稻米成熟後,家族成員都回來割稻,因為地形限制,無法運用割稻機,只能以人力割稻。割下的稻子,藉助移動式的打穀機,打下成熟的稻米,傳統的農業技術,形成少見的農村景觀。
今年,台大農藝系郭華仁老師,得知貢寮水梯田在進行復育,引介台大穀雨社成員,前來幫忙割稻,進行農村學習,讓年輕學生親身體驗手割稻米的辛勞。前來幫忙的學生,透過農村參與,體驗不同的生活經驗,也更深入的認識農村生活。
收割後的稻田,依舊保持水源,形成重要溼地環境,一些物種也在水梯田復育的過程中,漸漸恢復。林紋翠居住在貢寮山區,長期和農民相處,負責第一線溝通與推動的工作,也是重要的水梯田溼地生態記錄者。
人禾基金會舉辦溼地工作坊,也邀請鄰近地區的老師,一同進行生態調查課程。在方韻如的計畫裡,貢寮水梯田擁有豐富生態,如果能夠復育成功,可以實現生活與生態並存的理想,實現日本里山倡議的精神。
介紹完水梯田的自然生態,生態老師帶著學員進入水梯田,進行實地調查。在美麗的水梯田中,參與學員撈起田中的泥土,仔細尋找生物的蹤跡,再一一分類記錄。生態調查工作結束,許多物種被找到,老師開始講解物種生存與消失的原因。
復育水梯田,有助生態維繫,但是如何創造價值,讓農民願意繼續耕種,成為一項挑戰。由於山區種米不易,不僅耗費人工,產量更是稀少,如何增加稻米價值,成為永續耕作的關鍵。
收成的貢寮米,放進木桶蒸到半熟,經過日曬後,農民細心挑米,一項創新農業經濟的實驗,悄悄進行著。這種完全依循古法的作法,連參與農民都是重新學習。挑好的半熟米飯,送到一家老字號的傳統麵包店,米飯下鍋,油炸到香酥,製作成傳統的米香。原來,為了增加稻米價值,方韻如找到了這家傳統米香店。
一塊塊香甜可口的米香,代表著一種希望,一旦創造出利潤,就能遊說更多農友加入復育計畫,擴大更多水梯田溼地的面積。
在貢寮山區,剩下不多的水梯田種植,許多農民都是以守護土地的心情,參與復育計畫。全力推動水梯田復育工作,方韻如有著美麗願景,也讓當地農民感受保護水梯田溼地的重要,但是外在的開發破壞壓力,也讓計畫陷於不可知的命運中。
在貢寮山區,依舊有著水梯田溼地的生態景觀,但是缺乏年輕人口,還有開發壓力的迫近,都讓貢寮米的里山願景,走得格外艱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