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旅遊」關鍵字

體檢國家步道|自然生態與遊憩壓力的平衡點

2008-07-21

從民國91年開始,林務局著手規劃全國步道系統,呼應行政院的『2008觀光客倍增計畫』,要引領民眾前進森林,透過生態旅遊的模式, 讓民眾親身領受自然的美好。立意良善的全國步道系統,進入實際執行面,生態旅遊的願景能不能落實?配套措施夠不夠完善?

蓋一棟心願小屋

2008-07-07

一棟綠建築的房子,在一所校園中慢慢建立起來,裡面有著環境志工的生態理想,也有迷你小學的未來希望,讓一棟廢材小屋,住滿各式各樣的願望,等待實現。

人鳥共和|在城市為何會出現夜鷹鳴叫聲?

2008-05-12

鳴叫是鳥類的天性,在清晨聽見鳥語婉轉,悅耳舒服,如果鳥兒鳴叫的時間是在深夜,人們未必就還有欣賞的心情了。平面媒體報導雲林、嘉義、南投、台中等地區最近都出現夜鷹擾民的情況,原本屬於稀有留鳥的夜鷹,為何族群數量大幅增加,而且還往城市拓展呢?

一杯清水,兩百五十億|石門水庫治水預算花大錢

2008-03-03

民國九十三年8月,艾利颱風來襲,新竹桃園山區降下四十年以來的最大豪雨,雨水夾帶泥沙自上游而下,供應桃園地區民生用水的石門水庫成了泥漿壩,桃園人也開始了連續18天無水可用的惡夢。

金山丹頂鶴的long stay

2008-02-15

2007年11月26日,四隻白色巨大的身影,飛過金山鄉的上空,降落在清水濕地,經過鳥友辨認,發現是台灣少見的丹頂鶴。四隻丹頂鶴來台過冬,造成一股賞鶴風潮,許多人關心丹頂鶴的安危,並且思考物種生存棲地的問題,一場自然生態的學習課程,就在寒冷的金山濕地上,熱情的展開。

跟著獵人走

2008-01-11

遠離水泥叢林,跟著獵人進入飛鼠、山豬、山羊的世界,找尋失落的本能,回應森林深處,遙遠而響亮的野性的呼喚。 我們要去的部落名叫大同,太魯閣人叫它砂卡噹(斯卡檔),它位在立霧溪北岸海拔八百公尺的山上。對我來說,大同一直是一個很遠又很近的地方,以直線距離來算,它距離太魯閣口並不算遠,但是往部落的山路非常陡峭,唯一的交通工具是你的雙腿。在獵人Saki與Kimbu的帶領下,我們沿著流籠的路線往上攀行,...

社頂的未來心願

2008-01-11

國家公園是社區的敵人還是朋友,成為國家公園設立後,常被探討的問題。但是在墾丁國家公園的社頂地區內,一項新的關係正在建立,裡面有著國家公園的堅持,以及社區居民的未來心願。

天使之淚|嘉明湖面臨嚴重的遊憩壓力

2007-10-19

群山環抱下,它像是天使滴落在人間的一滴淚珠。中央山脈深處的嘉明湖,寶石般的美麗,吸引許多人上山,然而,這也是災難的開始…

跟著獵人上學去 |認識山、認識植物、認識山徑上的點點滴滴

2007-09-28

2007年九月初,我們報名了一所很不一樣的學校,在教室裏,我們沒有課本、沒有作業,只需要用我們的眼睛跟雙手,去看、去接觸,泰雅族獵人阿雄,用他的眼睛,幫助我們這些久居都市的人,打開了另一扇窗。

澎湖速食旅遊

2007-07-06

燕珍是一位都市上班族,在熱情的夏季,想要為自己安排一趟自由的旅程,她想到澎湖,一個有著白色沙灘,藍色海洋的浪漫島嶼。於是她拿起電話,展開夢想的追尋。沒有機票,燕珍去不成澎湖,倘佯海天的心願,成為遙遠的夢想。一票難求,成為夏季澎湖的旅遊夢魘,但是更大的問題,在於一票難求的背後,牽扯著旅遊市場的運作,影響澎湖的永續發展,讓這個群星般的島嶼,無盡漂浪在旅遊洪流之中。

梅嶺車禍的生態省思

2006-12-11

當遊覽車以高速墜落橋下,撞碎了許多家庭的滿心悲傷,也打破長期以來的旅遊迷思,究竟旅遊的極限為何?台南市梅嶺風景區的車禍,又給了我們怎樣的生態省思呢?

蘭嶼‧秋之頌

2006-10-09

當飛魚乾從魚架上收起,秋天的蘭嶼,是一幅怎樣的景象?當拼板舟從捕魚轉變為載遊客,對船主與遊客來說,又是一種怎樣的體驗?於是我們來到蘭嶼,看看蘭嶼秋天時的另一種表情。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