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旅遊」關鍵字

吉哈拉艾的里山時光|阿美族人的有機稻田

2015-09-28

青色山巒,圍繞著金黃稻田,陽光灑落在吉哈拉艾的美麗家園。這裡有一群阿美族人,守護著百年水圳,堅持世代農耕,在秘境山谷中,傳承土地價值,豐富聚落的里山時光…

自然阿塱壹|「古」道「新」契機

2014-12-15

海浪拍打在礫石灘上,來回翻滾的鵝卵石,經過太平洋浪潮數度洗禮,堆砌出百年來原住民遷徙的路徑…

啥米!小琉球也要BOT?

2014-11-03

啥米!小琉球也要BOT?這是很多人聽到這個消息時的反應。交通部觀光局大鵬灣國家風景區管理處認為,位在小琉球西北角的沙瑪基露營區,收益太低,正研擬計畫興建觀光飯店。管理處強調,這是建蔽率15%、容積率30%的低密度開發,比起小琉球現行任何一個建築案的開發密度都低許多。但問題是,小琉球一年一百萬人次的觀光客,已經讓島上的水、電資源不敷使用,大飯店的進入,將使得水電資源的搶奪,更形嚴重...

大海的召喚|綠島護蟹行動

2014-10-06

這群來到綠島的遊客,有點不尋常,他們不騎摩托車環島看風景,而是守在石朗海岸公路邊上,要親手守護陸蟹過馬路,隨著天色暗下來,大腹便便的陸蟹開始遷徙的路程,從草地上的石頭縫間鑽了出來,朝著大海方向前進… 每年國曆六月到十一月(農曆五到十月),是奧氏後相手蟹的抱卵母蟹,往海邊遷徙,準備繁衍下一代的繁殖期,在七、八、九月的這段期間,正好是學校放暑假,綠島觀光客最多的時候,陸蟹遷徒過程可說是危險重重...

縴拉著船|花蓮奇美部落的文化泛舟

2014-09-08

阿美族奇美部落藏身在台灣東部的海岸山脈之間,1986年瑞港公路開通之後,人口開始外移,部落文化逐漸消失,傳統的生活遭受衝擊。為了替古老部落找尋永續契機,九年前,族人開始從事部落營造...

買辦觀光

2014-07-07

廂型車一輛輛路過銅門主要聚落,把遊客帶進河谷,這是現在進入慕谷慕魚主要的交通方式。銅門發電廠是第一個景點,只要到了假日,車流和遊客幾乎讓交通打結。清水溪水流穿險峻峽谷,自然天成。民國92年,縣政府封溪禁止捕魚兩年,隨後劃設慕谷慕魚生態廊道,推廣生態旅遊,不過生態旅遊是什麼意思?

雲端探險-紐西蘭步道解密

2013-12-09

在紐西蘭,走路是一種享受,因為這裡有全世界最棒的高山步道。為何紐西蘭的生態旅遊能獨步全球?從硬體建制到管理配套,觀光與保育如何做到平衡?

鋪一條路回家

2013-11-25

十月初,一個下著大雨的日子,一群來自城市的志工,齊聚太魯閣,準備上山展開三天的工作假期。他們將付出腿力、勞力、心力,與太魯閣族人一起用雙手,鋪一條回家的路…

鹿謎|人與鹿最容易相遇的地方

2012-12-10

牠的身影,高大圓潤,牠的步伐,沉穩卻輕盈。曾經,台灣水鹿的族群數量少到被列入保育,如今,牠們不但重回一度消失的領地,而且還帶來了難解的謎…

HOLA祕魯-文明與荒野的旅程

2012-11-19

祕魯,擁有悠久的古文明和豐富的自然資源,要如何在觀光與文化保存、生態保護之間找尋平衡點,祕魯政府怎麼做?有什麼地方可以作為我們的借鏡?

綠野明珠水蛙窟

2012-10-15

這是一個最熱鬧卻最窮困的聚落,也是一個最美麗卻最陌生的地方,當歲月掩埋水蛙窟的風華,一群社區老人同心努力,想要展現綠野上的明珠之美…

南島不靠海|墾丁社頂部落生態旅遊

2012-09-24

穿上雨鞋、拿起拐杖,大家興高采烈整裝待發,準備要進入熱帶森林,探訪大自然的奧祕。在台灣,說到生態旅遊,第一個讓人想到的,就是屏東墾丁的社頂部落。這裡的社頂自然公園,可以說是越夜越美麗,一到晚上,小動物和小昆蟲們,紛紛跑出來活動筋骨、飽餐一頓。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