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山峻嶺,步道縱橫山林間,隨著時代更迭,失去舊日功能,變成了引領民眾擁抱自然的重要管道。全國步道系統主要利用既有步道來進行整建,將具有特殊自然景觀或人文歷史的步道規劃出14個國家步道系統,並且整理鄰近都會的郊山步道,建置55個區域步道系統,但是在台東的利嘉林道,有一條大巴六九山步道的路線規劃,引發保育與開路的爭議。
利嘉林道長期以來是學術單位研究生態的重要地區,保育類的藍腹鷴與特有種的橙腹樹蛙在這裡都有穩定的族群數量。步道的路線規劃,預計從原有利嘉林道10.5K的地方,切入林地,再從13K處接回林道,並且連結到大巴六九的登山步道預定的路線,利嘉林道發展協會質疑,有一部分進入利嘉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不但違反了保育原則,也違背了以既有路線整建的方針。
不過站在促進地方產業發展的角度,也有當地居民表示贊成開路。面對居民的不同聲音,台東林管處舉辦說明會來進行溝通,為了讓與會的人能實地了解,會後接著進行現場會勘。
來到步道的預定地,原本的路線規劃將從此轉向北方,切入人跡罕至的原始次生林,這裡的植被完整,有部分路段必須重新開闢。現勘避開了穿越森林的爭議路段,與會的學者也只能從周圍的環境現況,來推測可能的影響。
生態資源調查、遊憩需求量預估、周邊配套規劃等等前期應具備的資訊,基礎資料不足,一個月後,大巴六九山步道的開發,決議暫緩施行。利嘉林道發展協會擋下的,不只是步道的開闢,還包括整個接踵而來的運作機制與環境衝擊,這些問題在其他已開發的步道上,已經浮現。
美麗的蘭陽平原,有著珍貴的好山好水,羅東林管處規劃了八條社區型的自然步道,當中遊客最多的,是位在宜蘭冬山鄉的新寮步道。這條親水型的步道,通往蘭陽八景之一的新寮瀑布,總共動用1200萬的經費,利用當地建材與自然工法,修整出維持自然風貌的步道。
新寮步道開幕後,吸引大量人潮,最高紀錄一天之內來了90輛遊覽車,總計96年度有20萬人前來,今年預估將會到達40萬人。對發展休閒農業的中山社區來說,新寮步道將人潮帶進來,對地方的產業經濟有所幫助,不過人數過多,也產生了負面的衝擊。現在每天清晨,由社區居民組成的志工隊,都要進行步道的清潔工作。
而為了能讓環境永續經營,社區也開始嘗試進行遊客的總量管制與勸導。不過總量管制的彌補措施,還是約束不了,絡繹不絕湧入的人潮,人擠人的情況,再加上停留時間過短,有時根本很難靜下心來好好感受自然。
生態旅遊的願景,必須建構在適量遊客的基礎上,一旦淪陷在遊憩壓力之下,不但沒有辦法達到自然保育的目標,還可能賠上了自然美景,成為另一場破壞的開始。對社區而言,這條步道成功的帶動了人潮與錢潮,讓社區有了不一樣的轉型,但是也突顯了國家步道設置硬體優先,相關管理及環境教育卻沒有同步進行的問題,當國家步道失去保育的原意,以拼觀光為主要訴求,即使有短暫的獲利,卻等於讓社區與山林的未來,陷入險境。
另一條急切需要總量管制的步道,位在中央山脈南段,這裡的環境條件,需要更謹慎的呵護。嘉明湖步道是非常熱門的登山路線,平均每年有一萬人上山,甚至曾經出現單日有427人上山的紀錄,這對高山來說,是沉重的數字。
因應全國步道系統,台東林管處花了2100萬來整建步道,並且建置了兩個能容納80人的大山屋,降低了登山門檻,提高了上山的人數,問題也跟著上山。
步道本身也因為登山客的踩踏,加劇了沖蝕溝的產生。另外,登山客的素質良莠不齊,不但帶來垃圾問題,本身的安全也亮起紅燈,在這條2天就能走完的高山步道,曾經發生多起山難。突顯了步道分級與加強管理的重要性。
更甚的是,嘉明湖步道穿越了關山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通向脆弱的高山生態系,但是分級制度還再研議階段,目前也沒有執行總量管制的配套。國家步道系統穿越中央山脈生態廊道、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與自然保留區,在這些區位內應該保育優先,有更強度的管理。管理單位方便民眾上山,無痕山林的觀念尚未深植人心,環境教育的配套沒有同時到位,在過渡時期,山林就得承受傷害。
鏡頭轉向新竹山區,一條承載著歷史記憶的霞喀羅步道,這是國家步道系統的第一條示範步道。從沿途的安全欄杆、樓梯與排水設施的建置,可以感覺到林務局的用心。
步道沿線還有好幾個日據時代的遺跡,不過93年之後,颱風造成的嚴重崩塌,中間路段無法通行。雖然步道可以用短程的方式再利用,不過聯外道路路況不佳,近幾年遊客逐漸流失。
雖然遊客太多會有遊憩壓力,但遊客太少也是經費上的浪費,六年來,投注在國家步道系統的12億經費中,有75%是用在硬體的建置上。除了把路況弄得更安全好走之外,全國步道系統應該帶給民眾更多內涵。
如果能調整目前的操作流程,先善用既有步道,將經費運用在設計合宜的生態旅遊機制與環境教育上,先提升民眾的環境意識與正確觀念,才能真正呼應森林保育的終極目標。
側記
國家步道的成功,不在吸引多少人前來,而在能讓保育的理念從人們心中生根。面對森林,保育與育樂各該佔有多少的比重?如果讓育樂的目標走在前頭,為了符合民眾的期待,硬體的開發可能會越來越多,陸續帶來的破壞,都會是難以彌補的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