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No name」熱門事件
【島在現場】追蹤塑膠原粒
今年二月底我們陸續在新北萬里、屏東小琉球肚仔坪發現沙灘上散布塑膠原粒,四月份,在台塑六輕麥寮廠北岸出水口,現場也發現許多塑膠原粒(粒徑小於5毫米),散落在岸邊垃圾堆中,利用網子在水中隨機打撈,也可發現塑膠原粒;同時在工業區南岸隔著新虎尾溪的台西沙灘,沿著潮線也能發現塑膠原粒, 顯示塑膠原粒已逸散至海洋中,並擴散至附近沙灘。 塑膠原粒是初步成型的輕質量塑膠材料,可以作為容器瓶罐、醫療器材、運動用品...
山火不絕│是天災還是人禍?
剛過兒童節和清明節連假,4月6日是上課的第一天。農委會林務局屏東林管處派出森林消防車,到高雄市瑞豐國小演練,如果發生森林火災,森林護管員,要如何滅火。
親愛的蟲房客|家中最親密的陌生室友
你家也有蟲蟲嗎?因此感到困擾嗎?不少人會因為家裡出現蟲蟲,感到恐懼和憂慮,甚至影響生活。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的副研究員詹美鈴說,「當你了解牠,才有辦法防治牠,用家裡的蟲來健檢你的家。」詹美鈴的研究團隊,運用公民科學家的概念,邀請民眾採集自己家的昆蟲樣本,並提供相關資訊,他們架設網站,建構完整的資料庫,教大家認識最親密的陌生室友們。
底渣的下一站|能不能不要是農地、魚塭?
我們每天製造的垃圾,進入焚化爐後,下一站會去哪裡?道路管溝?填地工程?還是以再利用的名義,填進魚塭、農地?全台灣每年約有650萬噸垃圾,送進焚化廠,焚燒後剩下14%的底渣和5%的飛灰,其中底渣每年約有90萬噸,交由再利用廠做成再生粒料,應用在私人或公共工程。但因為流向追蹤與查核漏洞,導致過去底渣違法棄置案件頻傳。
【以循環經濟之名】土地悲歌│廢棄亂象一條龍
高雄鳥松地區的一間農地工廠,散出強烈惡臭,空氣中充斥刺激的化學氣味,當地居民無法忍受,緊急通知環保單位來處理。高雄市環保局獲報前來,打開大門,發現是不明化學品儲槽翻倒,經過查驗,發現是丙烯酸乙酯。
異形又來了│台灣河川生態陷危機
台中霧峰地區疑似有新興異形魚入侵,漁業署委請清華大學曾晴賢教授團隊,前往勘查。研究助理張瑞宗表示:「我們要來知道野外環境中,外來種與原生種的比例,確認入侵狀況。」目前確認在霧峰的阿罩霧水圳中,有大鬍子異形魚的入侵現象,團隊分別在水圳的上中下游段進行調查,在一百公尺的河段中,捕捉到的魚類,有一半是外來入侵者:大鬍子異形魚。
缺水下的緊急應變|尋求多元水源
三月的雨水沒有帶來足夠的雨水,讓這場從2020年春季開始的這場乾旱,水情持續嚴峻,今年4月6日起,台中、苗栗、北彰化等部分地區啟動供5停2的供水措施,氣象局預估三四月的春雨在正常跟偏少之間,面對越來越渴的台灣,我們該怎麼辦呢?
【賞櫻省思】疫情下の櫻花狂戀續曲|各地搶種櫻花
新冠病毒疫情年,持續鎖國;春季櫻花綻放,為愁悶日子,抹上一筆嫣紅。不論高山或平地,追櫻熱點,日益增加。網路還可搜尋到「賞櫻前線」,仿效日本預測各地的開花日期。
打造生態公園|留給樹、鳥 安居之地
在人口密集、生活步調快速的都市裡,公園綠地提供了人們放慢腳步、親近自然的好去處,除了人類以外,公園也讓許多生物在水泥叢林中,有一個能棲身的家園,你是否曾經想過,人類眼中的好公園,與生物的需求是否一致?
兒童健康有「鉛」掛|遊戲場中的重金屬暴露風險
公園裡少不了各種遊具,讓小朋友放電,但充滿歡笑的遊戲場裡,竟然暗藏危機。今年一月,台灣零廢棄協會與台南社大公布台北市、新北市與台南市的公園遊具,表面重金屬含量抽查結果,發現好幾個樣本的鉻、砷與鉛,都有超標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