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卑南鄉」相關文章

地熱之島|台灣有沒有發展地熱的潛能?

2013-11-25

台灣是地熱寶島,地底下可開發的熱能估計有30GW,相當於11個核四廠的發電量。早年台灣曾經做過全島的地熱探勘,甚至設立全世界第14座地熱發電廠,後來卻中斷了二十年…當世界各國紛紛發展地熱發電,這個最穩定、最永續的再生能源,台灣是否有機會,急起直追?

【義築行動】義起築個夢|台東達魯瑪克部落的兒語記憶亭

2012-12-31

每個人心裡都有個夢想,有人等待機緣到來、有人徬徨不知如何著手、有人已經開始實踐夢想。在年輕建築師簡志明心中,認為建築技術不該只服務有錢人,他想利用自己的專長,去協助偏鄉部落免費蓋房子,用建築來實踐公益。在他的夢想中,蓋的不只是建築物,更在部落居民,在年輕建築人身上撒下築夢的種子,讓他們也有築夢的勇氣。

為美麗灣留白

2012-12-24

在最高行政法院撤銷環評後,12月22日,台東縣政府舉辦美麗灣渡假村,第七次環評審查續審會議。這個爭議八年的開發案,最後在密室協商中,有條件通過環評。然而,爭議,真的弭平了嗎?

尋找美麗灣

2012-12-17

開發九年的美麗灣渡假村,歷經多年爭議,今年初,被最高行政法院判決環評結論無效,必須停工。合法取得建照的飯店,為什麼變成違建?12月22日,即將重新進行環評審查,這場爭議,對美麗的杉原海灣,又將造成什麼影響?

《東發條例》東部發展列車 即將出軌

2011-04-11

2011年初,蘇花改過關,加上五都整併,長期資源分配不均的東部,擔心自己更加邊緣化,在去年的立委補選戰中,提出關注東部發展和社福資源的東發條例政見來拉選票,企圖用開發東部土地的模式,讓東部起飛,如果東發條例通過,原住民生存的困境,會不會在東海岸重演?而地質危脆的東部,是不是真的適合這種開發模式?

【莫拉克颱風】危險的河彎之處|台東知本溪、太麻里溪暴洪釀災

2009-08-17

當暴洪沿著河谷奔流而下,自然的巨力,摧毀一切人工設施,帶來重大災情。人們在悲傷之餘,無盡哀怨,但是一切怨恨,無法改變水流運動的自然邏輯,它有一定的規律,預示著將至的危機。

【美麗灣開發案】杉原海岸攻防|海岸線開發爭議

2008-08-18

對於許多台東的孩子來說,所謂幸福,就是在夏天的傍晚,跳到沁涼的海水裡,像隻快樂的海豚,徜徉在都蘭灣的擁抱中。一場開發案,讓海灣不再平靜,憤怒向浪濤般,從海岸襲捲而來……

守護利嘉

2008-07-21

蝶影翩翩、鳥語婉轉,森林底層還躲藏著許多生命。多年來,台東利嘉林道發展協會在環境優先的理念下,守護著這片土地的生命力....

體檢國家步道|自然生態與遊憩壓力的平衡點

2008-07-21

從民國91年開始,林務局著手規劃全國步道系統,呼應行政院的『2008觀光客倍增計畫』,要引領民眾前進森林,透過生態旅遊的模式, 讓民眾親身領受自然的美好。立意良善的全國步道系統,進入實際執行面,生態旅遊的願景能不能落實?配套措施夠不夠完善?

濱海樂園玩到high

2008-06-18

一處處廢棄的濱海樂園,一件件新開發的工程,標示台灣濱海的消耗式玩法。舊了丟棄,新的毀壞,台灣究竟還能留下多少自然風光?海邊風光,是孩子們的夏日天堂,是成年人的浪漫嚮往,不過,一旦慾望連結開發,公有變成私占,台灣海邊漸漸成為商業戰場...

魏先生的自然農場|自然農法的實踐

2007-10-05

森林裡,各式各樣的植物,交錯出複雜的層次鳥類昆蟲生活其間,構成緊密的網,如果告訴你這是一座農場,你相信嗎?在台東,有機農民魏麒麟,將原始林雜生的概念,運用在農場裡,並將老子的自然哲學,當成自己的生活態度,他,用十四年的時間,一步步實現人生的自然夢。

相遇在林道|人與環境共好的利嘉林道

2007-06-15

日復一日一成不變的工作。生活像齒輪,在不能停歇的腳步裡,不知道是原地旋轉還是前進。有一個影像,在心裡悄悄浮現,想像自己是一隻候鳥,飛到遠方陌生的林子裡。原來,林子裡的每條路,都有不同的故事…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