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化縣」相關文章

都會鳥巢秘錄|如何友善對待城市鳥類

2022-07-11

春夏時節,許多鳥類很忙,叼材料築巢,找食物餵養寶寶,還要教菜鳥覓食技巧。當牠們築巢在荒野,與人相安無事,如果鳥巢築到城市裡呢?在牠們生命中最繁重的育幼階段,人們該如何面對這些同住在都市裡的鳥類?

雨燕無家日|施工移巢導致雛鳥成孤兒

2022-07-04

台北市新北投捷運站,傍晚的天空逐漸熱鬧起來,台北市野鳥學會理事長張瑞麟,正在觀察一群歸巢的小雨燕。他表示,這裡可能是台北市最大的小雨燕聚落,原因之一是捷運站旁的舊北投郵局,剛好適合牠們築巢,一旁又有磺港溪和七星公園的大片綠地,方便牠們飛行、覓食。  

風頭水尾的「濕」落之地|彰化海岸濕地面臨哪些威脅?

2021-12-20

台灣的海岸地勢多變,東西南北都各有特色,其中彰化海岸濕地幅員遼闊,最寬可達6公里、面積超過12,000公頃,是全台灣最大的泥質灘地。當潮間帶的地貌越接近原始泥灘地的模樣時,生態也越精彩。但是這片廣袤的泥灘地,多年來卻飽受工業開發、外來植物入侵等問題摧殘。

遇見歲月修復師|刻劃歷史的傳承

2021-10-04

每一項歷史文物,都代表著不同時代的文化,註記著舊日歲月的容顏。但是因為老舊破損,或是開發來臨,歷史文物無法獲得保存,不斷消失,造成文化的重大損失。有一群人,像是歲月的修復師,不斷修復歷史文物,讓過去的歷史風華,延續在世代之中。

底渣的下一站|能不能不要是農地、魚塭?

2021-04-12

我們每天製造的垃圾,進入焚化爐後,下一站會去哪裡?道路管溝?填地工程?還是以再利用的名義,填進魚塭、農地?全台灣每年約有650萬噸垃圾,送進焚化廠,焚燒後剩下14%的底渣和5%的飛灰,其中底渣每年約有90萬噸,交由再利用廠做成再生粒料,應用在私人或公共工程。但因為流向追蹤與查核漏洞,導致過去底渣違法棄置案件頻傳。

海角垃園|崩落的濱海垃圾場

2021-03-22

1990年代以前,台灣的垃圾都是送到郊區掩埋場,直到現在,全國營運中的掩埋場有106座,已經封閉停用的掩埋場達281座,其中有94座是位在河岸或海濱。這些掩埋場過去常在海岸侵蝕、海水掏刷下,垃圾裸露崩塌,污染海洋,如今,這些海角垃園的狀況如何呢?

光電普罩:海岸的憂傷|鹽田濕地種電的生態爭議

2021-01-25

台灣海岸擁有大面積灘地與鹽田,良好的濕地環境,多樣化的生態,是候鳥的度冬棲地。但是光電開發,不斷進入海岸灘地、鹽田,帶來生態問題。

【缺水乾旱】當水田變旱田:缺水下的農耕轉作

2021-01-18

2021年因為乾旱,農委會宣布桃竹苗、台中、嘉南總共七萬四千公頃的農田停灌,創下二十年來最大停灌面積。為了節省農業用水,農委會鼓勵農民輪作或轉作旱作。當水田變旱田,有哪些效益?又遇到什麼問題?

樹倒之前:你是否看見樹木在呼救?

2020-10-05

2020年3月,高雄一間寺廟的大榕樹突然倒下,造成一死三傷。5月,台南市一棵菩提樹突然連根拔起,一位女騎士頭部受傷死亡。7月初,台中路樹傾倒,壓死一名騎士。8月中,桃園路樹攔腰折斷,打傷兩名攤販…

搶救名人故居|留下社會共同的歷史記憶

2020-07-06

歷史名人故居,作為對於歷史人物的尊崇,也成為一個時代的象徵,各國都會進行保護工作。在台灣,二二八事件中犧牲的湯德章律師故居,還有被奉為寶島歌王黃三元的家族老屋,都面臨開發拆除的危機。為了保護社會共同的歷史記憶,民間發起搶救行動。

國土計畫大搶地|農地面積嚴重減少

2020-06-22

國土計畫進入地方審議階段,在各縣市規劃下,不斷擴張城鄉發展用地,工業開發土地,嚴重減少農地面積。原本希望能重整國土秩序,卻被縣市視為最後土地劃分機會,形成一波搶地大作戰。

種菜停看聽│避免產銷失衡

2020-03-09

甘藍,俗稱高麗菜,是每個台灣人都不陌生的蔬菜。對餐飲業者來說,高麗菜也是客人心目中,接受度最高的蔬菜種類。它的生長週期短,單位面積產量高,常是新手青農入門,或資深農民秋冬裡作的首選。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