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居與安葬之間

採訪/撰稿 林燕如
攝影 鄭嘉明 陳添寶,剪輯 劉啟稜

屏東縣政府前,屏東市民高喊縣長下台。新北市三峽居民上凱道,要替朱立倫上一堂公民課。板橋居民則是立起新北市政府牌位,怒喊新北市殯葬政策已死,從北到南,民眾高舉著抗議標語,反對殯葬設施的進駐。 對於死亡,許多人感到不安又害怕,但死亡卻又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到底人生最後的這一條路該,該怎麼走?

早期台灣盛行土葬,隨著土葬場地越來越少,加上政府多年來推動火化塔葬的觀念。根據內政部統計,民國100年死亡人口的火化率達到九成,顯示民眾接受火化的意願增加,而使用量變多,連帶也喚起周遭民眾對於居住品質和健康風險的重視。

民國98年起,政府針對老舊殯葬設施給予補助款進行擴建或改建,截至今年七月已補助25處。像這座屏東市立殯儀館的火化場,是1938年日治時期興建的,曾多次被驗出戴奧辛超標,屏東市公所雖然提出更新計畫,但周遭居民擔憂接受更新就無遷建可能,而強烈反彈,想要解決多年的空污問題,於是屏東縣政府計畫,另外開闢殯葬專區來取代。

為了找尋合適的地點,屏東縣政府從十多處的用地裡,以用地取得的難易度、人口居住密度、交通可行性等理由,選擇了位在堤防路旁、舊鐵橋溼地入口處的這一片香蕉園,做為殯葬專區預定地。

地點一曝光,不認同縣府的規劃,反對居民組成愛鄉護土自救會,他們認為縣府當初花了大筆金錢整修舊鐵橋,如今舊鐵橋成為吸引遊客的著名景點,政府卻要在入口處設置殯葬專區,形成政策上的矛盾。

加上這幾年高屏溪的揚塵問題嚴重,屏東市民擔心火化場的空污和揚塵雙重效應下,空氣品質更加惡劣,雖然縣府一再強調會做好污染防治工作,但終究無法讓居民安心。

而預定地在八八風災時曾有淹水記錄,讓屏東市民不解,為何一定要在此地興建大型量體,為何不利用一千多公頃的公墓用地,對於這些疑慮,屏東縣府則表示一切交由環評審議。

然而反殯葬的戰火不僅在屏東市,新北市也傳出煙硝味。新北市這幾年的人口逼近四百萬大關,卻只有一座位在板橋的市立殯儀館和三峽的市立火化場,板橋殯儀館的禮廳顯然不夠用,衍生出館外到處都是私設禮廳的情況,交通混亂、噪音污染讓當地民眾大喊吃不消。於是新北市政府計畫增設第二殯儀館來改善亂象,分別以土地成本、基地區位、開發容易度等條件,從七個可能館址來評估,三峽砂石廠得分最高,卻引起三峽居民不滿。

三峽居民認為當地已經有一座三峽火葬場,現在又要蓋有10座火化爐的殯葬特區,對當地空氣品質將造成很大的影響,他們號召千人走上凱道。在民意強烈反彈下,今年七月,三峽殯葬專區宣告停止辦理。

新北市的作法,讓原本以為板橋殯儀館會有所改善的板橋居民覺得期待落空,也決定走上街頭。新設殯葬設施有選址爭議,老舊的殯葬設施又有空污難題,加上人們對死亡的忌諱,讓殯葬設施的設立更是複雜難解,但難道每次都只能走上街頭?

如何透過公正第三者,就環境污染、當地居民健康風險的影響、區位適當與否等因素,審慎評估,長期監督,才能逐步化解彼此的紛爭。

人生最後的一條路,還需要有更多細膩的對待與討論,在安居與安葬之間,找尋彼此都安心的方式,希望大家都能放下成見好好思考,才能讓這生死難題就此落幕。

集數
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