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體來看,台灣與國外的濕地主要差異,在於面積為小而型態多樣,這也是台灣濕地最大的特色,從高山湖泊、溪流、洪水平原,直至河口,以及亞潮帶的珊瑚礁,都是屬於濕地,台灣四面環海,四面都是濕地。
濕地是水域與陸域之間的交會地帶,廣義而言,凡是水深六公尺之內的水域,皆可稱為濕地。若從濕地分類來看,概分為內陸濕地與沿海濕地,內陸濕地是由雨水、地下水、溪流、湖泊與池塘所形成的濕地生態系統;沿海溪地則包括海岸潮間帶、泥質灘地與紅樹林沼澤等,是隨著海洋潮汐運動而存在的濕地生態系統。濕地就像是一塊大海綿,水量多時,可以調節洪流,並提供廣大的蓄水範圍,使得地表水有足夠的面積與時間滲入地下,充分補充地下水;水量少時,濕地也可以慢慢地釋放出所含的水分。不過這些重要性往往被忽視。
1971年,在伊朗的拉姆薩爾首度召開了國際性的濕地會議,開始關注濕地的重要與價值。1996年,拉姆薩爾濕地會議中進一步將二月二日訂定為世界濕地日,希望藉此將濕地保育的觀念推展得更深更廣。雖然濕地的保育已經是勢不可當的國際主張,但是經濟成長的追求以及政治角力的鬥爭,也從不曾在任何一個國家停止過。
台東縣野鳥學會理事長楊宗瑋認為,最大的癥結在於觀念,濕地被認為是廢棄無用,只適合填掉轉做其它用途。小而美的知本濕地,在野鳥學會的長期關注下,現今至少有百分之七十的面積,得以倖存,不過,大而多功能的七股濕地,面對的問題在於汙染的不可避免,不過從整體國土的規劃中,尋求解套並非不可行。
中山大學海洋環境及工程學系教授邱文彥提出,國外對於濕地保育,不僅是純粹保護,並且新創濕地,美國、加拿大更是有一個重要的零損失政策,意即開發者開發多少面積,就必須重創相等面積,鼓勵開發者審慎面對濕地的使用,同時刺激新創濕地或人工濕地的技術。所謂零損失即綠色會計帳的平衡,執政當局一再強調綠色執政,極力想將台灣打造成綠色矽島之際,或許得先好好算算台灣的綠色會計帳,到底虧損了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