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別的海岸

撰文 蘇志宗
攝影 柯金源

順著路旁濕黑的淤泥,來到了彰化的王功漁港,港內正在進行清港工程。這項工程已經進行了好幾個月。這一天原該是出海的好天氣,但港內的漁船卻只是靜靜地停泊著,完全沒有一點出海的氣息。

黃昏時分,王功漁港終於露出了它的真面目,所有的漁船都擱淺在港底,雖然這是個不便使用的「候潮港」,但是對於箔子寮的夫掃來說,至少還存著那麼一點希望。

這裡是台東縣的大武漁港,早期原來是一片天然的海坪,後來為了提供大陳島義胞一個生存的基地,從民國四十幾年開始進行漁港的建設,但整個建港的過程卻一波三折。

盡管如此,大武漁港原本還是可以勉強使用,但是今年秋天連續兩次颱風來襲,港嘴竟然完全被漂沙堵住,漁民的生計也同時被堵住,只能眼睜睜地看著一百五十六艘漁船,閒置在港內。

台灣由於東北季風盛行,促使海流帶動大量的漂沙,由北往南移動。在移動的過程中,一旦遇上了漁港或類似的突堤,漂沙就會被阻擋在突堤北邊,同時也造成突堤南邊的海岸,因沙源的補充不足,而發生海岸侵蝕作用,國內部份學者將這種現象稱為「突堤效應」。

任何突出海岸的工程,或多或少都會產生這種突堤效應, 所以如果海岸工程規畫不當後果往往不堪設想。位於東北角的和美漁港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整個漁港因為積滿了沙,現在是一座廢港。惡質的選舉文化帶動了台灣興建漁港的風潮,不負責任的政治手段,造成漁港工程屢建屢敗。台灣就在這種政治大於一切的運作下,被建設成一個廢港博物館,隨手拈來盡是失敗的例子。    

耗費十幾億新台幣興建,卻宣告報廢的新竹南寮漁港,同樣是一個慘痛的經驗。台灣從民國七十四年開始,推動環境影響評估的工作,但是環評學者的超然性,一直受到爭議,再加上政府推動重大工程時,始終缺乏總量管制的觀念,造成海岸地區,許多完工的建設遭到閒置,更令人遺憾的是,這些原屬於生態敏感區的精華地帶,從此失去了哺育島民的機能。

漁港雖然只是小型工程,卻反映出島民熱衷於開發海岸的冒險性格,而台灣的官員和民眾,又常常在開發和硬體建設之間直接畫上等號。忽略了開發的意義其實遠過於此。民眾只看到眼前的近利,或許還情有可原,但官員如果缺乏經營海岸的智慧,那麼我們的海岸恐怕真的要回天乏術。

集數
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