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岱屏
【島在現場 】花蓮秀林鄉礦場崩坍 |2024.4.25
403地震重創花蓮,原本脆弱的山區環境變得更加敏感,後續又有超過千次的有感地震,不定時仍會出現邊坡崩塌情況。近日鋒面來襲導致豪雨,花蓮秀林鄉和中社區、和仁社區面臨崩塌及土石流威脅,而和仁社區的簡易自來水也因為土石流沖毀,居民自23日起已撤離到和平村辦公室與國小做臨時安置。 在秀林鄉富世村的亞泥新城山礦場也出現大面積的土石崩坍,位於下方的富世村10鄰居民表示餘震來時都能聽見土石滾落的聲音,...
【島在現場】台北啤酒工場變更為大學用地都市計畫審議|2024.04.16
位於台北市八德路的建國啤酒廠(台北啤酒工場),內政部計畫變更為大學用地提供給北科大使用,引發爭議。今天在國土署進行「變更台北市中山區都市計畫(配合台北啤酒工場保存與活化使用)工業區為大學用地及道路用地主要計畫案」的審議。 審議會議開始前,支持與反對兩方團體在場外召開記者會,多位北科大校友聚集唱著校歌,表達對學校爭取校地的支持,而文史團體與當地居民則高舉標語牌,呼口號「於法無據、逕行變更」...
403地震:科學家們如何做調查?觀察到哪些值得注意的現象?
4月3日上午七點五十八分,花蓮壽豐外海發生芮氏規模7.2的地震,導致花蓮至少兩百多棟建築受損,其中一棟透天厝,一樓整個被壓垮,市區的天王星大樓則是嚴重傾斜,在震後第五天開始拆除。在善後工作進行的同時,科學家們也展開調查。 相關專題》震撼 403:921地震以來最大規模強震 超過700起的餘震 研究人員找尋點位埋設偵測儀器 學者未發現米崙斷層錯動痕跡,認為須關注其他孕震構造致災可能...
震撼 403:921地震以來最大規模強震 超過700起的餘震
4月3日上午7:58,芮氏規模7.2的大震,撼動全台。這是繼921地震之後,二十五年來規模最大的地震,造成13人死亡,超過千人受傷。台灣身處在地震帶上,要如何與震共存?建築結構上又需要注意哪些地方?在921地震之前的早期建築,補強耐震又可以怎麼做呢?
馬遠遺骨何時歸?|未完成的轉型正義
1960年,台大未徵得部落同意,來到馬遠公墓挖掘遺骨,將六十具遺骨運回台大醫學院,做為學術研究的材料,引發部落不安。2017年部落族人組成自救會,和台大展開返還遺骨和補償措施的協商...
《葬送,還是活化?》之一:啤酒的百年滋味|產業活保存遇到什麼難題?
如果說,啤酒釀造是酵母對穀物所施加的魔法,那麼建國啤酒廠就是這個魔法在台灣的起源地。一百多年來,麥芽、蓬萊米與啤酒花在這裡發酵,替城市留下不可抹滅的味道。行政院主導計畫將建國啤酒廠(台北啤酒工場)歷史核心區域,變更為學校用地,交給台北科技大學使用,未來產業活保存之路,該如何繼續?
《葬送,還是活化?》之二|說好的啤酒文化園區呢?
2018年,台北市政府和台酒公司共同宣布,要將建國啤酒廠(台北啤酒工場)規劃為啤酒文化園區。延宕多年之後,啤酒文化園區的變更案在去年撤案,內政部在今年提出新的變更計畫,要將建國啤酒廠部分場區變更為大學校地,未來轉移給北科大使用。計畫一出引發文資團體與工會的反對。究竟變更的原因是什麼?對建啤的產業活保存可能產生什麼影響?
深坑大火的警示|雙北緊急空污事件的應變考驗
2024年2月20日下午,火苗悄悄從深坑工業區一間倉庫竄起,消防隊員到現場發現,倉庫內存放大量電子通訊產品和電器用品,內有大量鋰電池,增加滅火困難度。深坑工業區緊鄰住家和商店,對面就是東南科技大學,直到21日上午,現場都還持續在悶燒。
嶺頂沙丘 海岸的保育失地?|海岸管理法為何無法保護它?
嶺頂沙丘是海岸山脈的起點,也是花蓮溪的終點。在這個山海河的交界,豐富的魚蝦吸引候鳥度冬棲息,但美麗的海景也吸引開發的腳步進駐。保育人士曾經冀望的海岸保護區,為何在這裡缺席?
以廢轉能怎麼轉|固體再生燃料SRF 真的同時解決廢棄物又產生綠能嗎?
台灣事業廢棄物產量居高不下,其中可燃廢棄物每年約有20萬噸的處理缺口。為了解決去化難題,政府推動將適燃廢棄物做成固體再生燃料(SRF)。能源署指出,每一噸SRF大約可以替代0.86噸的煤,也能減少燃煤的使用。不過,SRF真的能同時解決廢棄物和產生綠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