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添寶

【納莉颱風】被遺忘的村落|西部沿海地勢低窪的聚落,為何無法擺脫淹水的糾纏

2001-09-24

台北大淹水是媒體報導的焦點,但是許多貧瘠的沿海漁村聚落,因為地層下陷,導致常常淹水,卻鮮為人知,納莉颱風過後,彰化台西鄉、雲林五港村、嘉義圍潭村幾乎整座村莊、人、學校、墳墓都浸泡在水中,它們就像被遺忘的村落一樣。

尋著樹林的腳步|承載了龐大遊憩壓力的柴山自然公園

2001-09-03

高雄地區都市綠地的質與量都不足的情形下,柴山自然公園無法避免的承載了龐大的遊憩壓力,人為的強烈干擾,讓自然公園的生態環境大大改變。柴山會今年五月所舉辦的柴山魔芋節一系列活動,以文化活動傳遞生態教育的訊息,告知大家柴山之可貴與重要性,希望能讓柴山生生不息。

熱島‧台北|市中心與郊區溫差最大的城市

2001-07-16

和過去相比,台北明顯熱了許多。2001年6月29日,太平洋高壓籠罩台灣,冷氣房裡的台北人打開電視一看,發現氣溫高達37.8度,拿下全國第一。當台灣溫度偏高時,台北市氣溫可以比其他城市高三到五度。

歸人砂城|砂石車運輸的安全問題

2001-06-25

兩年前,砂石車巨輪,奪走了兩位高中生年輕的生命。兩年後,司機獲判無罪,為了討回公理,何深淵揹起亡女遺照,挑戰司法正義!「歸人砂城」帶您一起探討砂石的運輸問題。

廚餘變黑金|廚餘回收當堆肥

2001-04-30

近幾年來,廚餘回收儼然已經形成一種民間自主的風氣。從北到南,從都市到農村,大家彷彿如夢初醒般,發現廚餘回收的好處,到處都有人在嘗試、摸索,企圖將廚餘變黑金(有機肥),這潮流一步步從個人、民間社團,推展到地方政府。也因為這風氣是來自民間自主的嘗試,所以各自摸索出不同的方法,形成眾聲喧嘩的景象。

七彩湖之歌|布農族聖地的尋根之旅

2001-02-19

今年除夕,南投縣信義鄉雙龍村長老教會,帶著160位布農族人,踩著祖先的步伐,到布農族的聖地—七彩湖,展開一年一次的尋根之行。雙龍村的居民,從1歲到85歲跨越四代人口,浩浩蕩蕩地來到海拔2700公尺的山坳,從紮營到生火煮食,父傳子、子傳孫,一點一滴地將上一代的生活智慧傳授給下一代。

棲蘭森林運動|搶救台灣殘存的天然檜木林

2001-01-29

1998年保育人士舉發退輔會森林保育處,於棲蘭山以枯立倒木整理之名行砍伐之實,於是一場"搶救棲蘭檜木"的森林運動在全國燃起。 同年環保團體發起"棲蘭檜木國家公園"催生連署,為森林而走千人遊行、為森林祈福守夜等活動,透過民間的力量全力搶救台灣殘存的天然檜木林,而經過三年的努力,棲蘭檜木的前景為何?

當水離家愈來愈遠|久美部落在山坡地開發下的用水困境

2000-12-25

山上野溪的水愈來愈少,水源地愈來愈遠,水管就愈拉愈長。 布農族校長回憶十幾年前走過吊橋時所聽見潺潺的水流聲,如今卻發現橋下的水聲變小了,只聽見自己的腳步,他開始憂心,是不是再過十年就完全聽不到水聲。

核家平安:從輻射屋到核電安全疑慮 

2000-10-16

民國八十一年新聞報導民生別墅是輻射屋,對居民來講是非常大的震撼,雖然官方早在七十二年便知道有輻射鋼筋外流,七十四年就知道民生社區是棟輻射屋,卻在原子能委員會裁判兼球員的情況下,掩蓋了這件事,犧牲的卻是長期處在高輻射劑量下居民的健康。

核處是魚家|核電廠對漁業資源的衝擊

2000-10-02

臺灣北海岸萬金石與東北角貢寮海域是臺灣的漁鄉,漁業產量豐富,清晨三點,基隆漁市已是人聲鼎沸,這裡是東北方最大的魚貨集散地,不過這些年來,經由兩岸貿易而來的魚,似乎漸漸占據了魚攤,也有魚販感嘆,金山附近的魚因為靠近核電廠,因而乏人問津。 原本每年七月,是北海岸與東北角烏魚苗迴游的時節,成群小烏魚占據了貢寮雙溪河河口,但是令人訝異的並不是數量,而是每一隻魚,都有了變形的身軀。1970年代晚期,...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