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書帆
從向龜祈求到為龜祈求|我看平安龜
在墨西哥下加利福尼亞州(Baja California)的潟湖,每年冬季都會有數千條灰鯨遠從北極來到這個溫暖的水域生產、養育幼鯨,在十九世紀到二十世紀初,這些群聚洄游的灰鯨成了捕鯨人的目標,數量一度急遽減少,直到1946年全面禁捕,族群才逐漸從僅存的一、兩千隻,回升到現今將近兩萬隻。 身長十多公尺、重達三十幾公噸的成年灰鯨,遭受攻擊時可不會束手就擒,在過去的捕鯨歲月,...
蚵難怎麼解?|保麗龍浮具替代的可能性
從空中俯瞰台南外海,密密麻麻的竹製蚵棚漂浮在海上,一年可替台南創造六億元產值。但每年當養殖季結束,九千多個蚵棚、十幾萬個以保麗龍為主的浮具,衍生出難解的廢棄物難題......
何處是魚家|如何杜絕商業採捕壓力?
台灣大大小小的溪流,孕育了豐富的淡水魚生態,在原生魚類中,有將近五分之一是特有種,但部分色彩鮮豔或稀有的種類,卻因為觀賞價值而遭受商業採集壓力,有哪些方法可以保護牠們呢?
迎戰變疫|疫苗與變種病毒的賽跑
從2021年5月15日開始,新冠肺炎本土病例在短短七天內,增加了一千八百多例,超越過去一年的總和,疫情突如其來的劇烈波動,不僅發生在台灣,也發生在其他國家。 外電畫面 原本是眾人期待的東京奧運,已經有超過三十五萬人連署,要求停辦,主要原因就是疫情毫無緩和跡象。印度的疫情也非常嚴峻,確診病例從四月中以來暴增二十幾倍,平均每天都有兩到三千人死亡,火葬場不堪負荷,甚至出現遺體在恆河上漂流的情況...
牧場防疫大作戰|全員戒備中
2021年4月16日一大早,大批防疫人員在新北林口養牛場集結,進行周邊環境消毒,準備為牛隻施打疫苗,如臨大敵的氛圍,全是因為前一天,本島首次出現牛結節疹確診案例。
打造生態公園|留給樹、鳥 安居之地
在人口密集、生活步調快速的都市裡,公園綠地提供了人們放慢腳步、親近自然的好去處,除了人類以外,公園也讓許多生物在水泥叢林中,有一個能棲身的家園,你是否曾經想過,人類眼中的好公園,與生物的需求是否一致?
兒童健康有「鉛」掛|遊戲場中的重金屬暴露風險
公園裡少不了各種遊具,讓小朋友放電,但充滿歡笑的遊戲場裡,竟然暗藏危機。今年一月,台灣零廢棄協會與台南社大公布台北市、新北市與台南市的公園遊具,表面重金屬含量抽查結果,發現好幾個樣本的鉻、砷與鉛,都有超標情形。
再見!罐頭遊具|兒童遊戲場的多元可能性
新北市三峽區的中山公園,有座長達三十公尺的溜滑梯,讓小朋友尖叫連連,卻忍不住一玩再玩。中山公園的超長溜滑梯、跑酷棧道及旋轉盤,都是少見的遊樂設施,較常見的是一組塑膠材質的低矮溜滑梯,搭配搖搖馬,由於模組化設計容易達到一致的安全標準、設置費用相對較低,使這些俗稱的罐頭遊具,在公園遊戲場中十分常見。
向海要地 改建協和電廠|填海造陸興建第四天然氣接收站
三根大煙囪,五座儲油槽,全台唯一燃燒重油的協和發電廠,與外木山的漁民,相鄰四十多年。因應能源政策,協和電廠將轉型為天然氣發電廠,這項轉變備受期待,但是必須搭配18.6公頃的填海造陸,興建兩座液化天然氣LNG的儲氣槽,做為第四天然氣接收站,讓漁民與關心海洋的人,心理壓力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