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書帆

烏溪魚類的未來|藏在辮狀流裡的生態秘密

2022-05-02

烏溪,是台灣西部最後一條沒有水庫的主要河川,擁有獨特的淡水魚生態,但隨著人工湖、伏流水工程等水利設施陸續興建,生活在烏溪(大肚溪)的魚類,也面臨不確定的未來…

濱溪帶不見了 沙河溪|失能的生態檢核 一級保育魚類棲地消失

2022-03-28

為了防洪、治水,或是與河爭地,台灣已經有無數溪流遭到水泥化,隨著環境意識提高,溪流整治引發的爭議事件,也頻繁發生。

山中精靈黃喉貂|很萌也很殺的山羌獵食者

2022-02-28

在台灣的山林中,生活著一種配色搶眼、行動敏捷的生物,牠們是三級保育類,台灣的特有亞種,生態習性卻是一團謎霧。一群研究員走進山林,希望揭開牠們的神秘面紗­­…­­

留下老屋老靈魂|有故事的台南新化老街

2022-02-21

近年老屋保存逐漸受到重視,也有不少老街被劃為歷史街區,但要如何在保留原有歷史的同時,為老屋創造新的價值?

為老屋,預約下一個五十年│不是古蹟的老建築找誰修

2022-01-10

一棟房子,就像一個人,會經歷生、老、病、死,有些房子得到妥善保存,有些則消失在時代洪流中。一棟老房子,是否只有被指定為古蹟,才值得保存?留下老房子,對社會、家族與個人,又有哪些意義?

能源貧窮在台灣│為弱勢家庭的高電費支出喊停

2022-01-10

古人用柴米油鹽醬醋茶,來概括日常生活所需,排在首位的柴,對現代人來說就代表能源,如果因為經濟因素影響能源使用,就稱為「能源貧窮」。

06_尋找隱形能源 節能就是新電力|能源轉型轉到哪系列報導

2021-11-30

近年台灣夏季尖峰用電不斷飆高,尖峰用電五成以上來自住商部門,主要是空調需求,台電估計氣溫每升高一度,系統負載最高可能增加50萬kW,相當於興達火力電廠一部機組的發電量,要降低尖峰負載,必須提升建築能源效率。 根據台灣環境規劃協會理事長趙家緯的研究,建築外殼隔熱效果對建築節能的貢獻約占四分之一,其他四分之三都來自設備能效的改善,因此老舊空調的汰換將是當務之急。 鼓勵更換節能家電 汰換吃電的老舊家電...

天生我材必有用 | 謝二羊的減廢人生

2021-11-01

在高雄美濃一處鄉間,有一棟外觀宛如霍爾的移動城堡般七拼八湊、卻別有韻味的小屋,除了主要結構跟屋頂,大約有80%都是由廢材或次級品組成,地面以高壓水泥磚二級品鋪設,外牆則是四處收集來的門窗。 藝術家謝二羊的舊物改革運動 這棟小屋是藝術家謝二羊的工作室,他笑稱,自己這種對舊物或廢材的痴迷,可能是遺傳來的:「我從小牛仔褲就要穿舊的、不穿新的,長大一點之後,腳踏車也都買二手的。」他感嘆,...

衣櫃裡的永續選擇題|舊衣回收該去哪?

2021-10-18

如果家裡有穿不到的衣服,多數人第一個想到的處理方式,就是丟進舊衣回收箱,但你有想過,這些衣服最後去了哪嗎?

小島上的手作步道假期|來去東嶼坪

2021-09-27

「澎湖出名是風浪大,冬天若來就風飛沙,鹹水煙若吹上岸,園內的作物都種不活,石頭咾咕圍田園,圍得高高擋風沙,菜籽拿到圍仔內撒,冬天種菜才有得吃…」 在褒歌紀錄者、創作者呂坤翰的吟唱中,先民早年在澎湖群島的生活,歷歷如繪。呂坤翰1944年生於澎湖西嶼坪,是一座位於望安與七美之間的小島,它與鄰近的東嶼坪、東吉嶼、西吉嶼,合稱南方四島。出生在東嶼坪的朱美華,懷念地談起兒時幫忙家裡做生意的情景:「...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