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劉啟稜
【缺水乾旱】當水田變旱田:缺水下的農耕轉作
2021年因為乾旱,農委會宣布桃竹苗、台中、嘉南總共七萬四千公頃的農田停灌,創下二十年來最大停灌面積。為了節省農業用水,農委會鼓勵農民輪作或轉作旱作。當水田變旱田,有哪些效益?又遇到什麼問題?
眠月記:阿里山鐵道支線眠月線故事
說到網紅景點,阿里山眠月線,大家一定不陌生,短短一年之間,因爲獨特的舊鐵道遺跡,加上沿途林相原始自然,被喻為最美麗的台灣森林鐵路步道,每到假日常湧入大量遊客。
【缺水乾旱】枯旱之城-農田裡的憂慮
2020年11月,時序進入立冬,也是二期稻作收割的時節,但是桃竹苗的農民臉上,沒有豐收的喜悅。因為台灣今年遭逢1964年以來,第一次夏季完全沒有颱風過境的狀況。從6月到11月,全台降雨量只有氣候平均值的六成,石門、寶山等水庫的蓄水量,也來到同期最低點。根據水利署的數據,以往到了10月,石門水庫平均蓄水量約兩億噸,今年只有八到九千萬噸,不到往年平均值的一半,為了民生和工業用水需要,政府宣布桃園、...
【缺水乾旱】枯旱之城-抗旱,怎麼辦?
旱象當前,水庫蓄水量節節下降,政府部門的抗旱措施全面啟動,只為了盡可能把水留在水庫。在桃園,埤塘是先民為了抗旱留下的重要資產,在缺水的今天,能不能發揮功能?這些珍貴的水資源,是否有被好好利用?
海塑去哪兒|了解台灣海底垃圾有哪些?
搭乘漁船,從高雄小港漁港出海,航行至高屏溪和東港溪的出海口,環境顧問公司的研究人員,針對水深五米及十米採樣,他們希望了解沉沒在台灣周遭海域的海底垃圾,種類有哪些?
網購減量行不行|網購潮流無法擋
想要買東西,不用出門,只要滑滑手機、動動滑鼠,吃的、用的都可以送到家。網路購物方便快速,成為消費行為的新趨勢,成長率年年升高,2019年平均一年總金額就超過了兩千億元,但是你知道,網購會產生多少垃圾嗎?
小心!大理石紋螯蝦來了|不用交配就能自己生寶寶
在台北市中心的大安森林公園,大安森林公園之友基金會現場專員許家銓與志工來到生態池旁,從池子中撈出好幾個蝦籠,打開後滿滿的深色螯蝦。許家銓無奈地說「生態池本來沒有看過螯蝦,自從發現牠們的蹤影,繁殖速度很快,我們就在固定時間來抓」。
光電停看聽:從知本濕地看原民傳統領域與綠能發展的衝突兩難
炎炎夏日,氣溫屢創新高,氣候變遷的影響,越來越有感,政府想藉由太陽光電加快減碳腳步,然而許多地面型光電案場,卻因為引發環境與社會衝擊,進度停滯,其中包括位於台東知本濕地、由韋能能源子公司盛力能源得標的知本發電廠,建置容量202MW,預計完工後,將成為東北亞規模最大的光電廠。
我們與黑冠麻鷺的距離|在台灣落地生根的稀有留鳥
最近大家會在公園綠地中,看到一隻大鳥的身影,牠安靜地在樹蔭下吃蚯蚓,當察覺到有人停下腳步關注牠,就會化身成一根木頭,動也不動,等關注或威脅解除,才會繼續找牠的蚯蚓,或者玩起小水坑裡的落葉。 來到都市的公園,攝影師蕭啟仁讚嘆黑冠麻鷺尋找蚯蚓的功力,「真的很厲害,都知道蚯蚓在哪?」。現在這麼常見的黑冠麻鷺,很難想像在十多年前的台灣,牠還是稀有鳥種。一旦出現鳥蹤,鳥友們都會連夜開車,...
德瑪汶的雞會|泰雅部落在地生活
位在苗栗、台中交界處的大安溪畔,泰雅族的原鄉部落中,有著一群深耕土地的小農。從友善耕作到友善畜牧,他們怎麼在祖先傳承的土地上,發揮互助共享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