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志榮

水庫回春?|再多裝一點水

2021-06-07

旱象嚴峻,重要水庫的蓄水量越來越少。 去年(2020)沒有颱風,今年(2021)梅雨遲到,水庫見底,除了等待降雨,也要把握機會清淤。台灣地狹人稠,要再蓋新水庫很困難,如何讓現有水庫用久一點,雨季時能多裝一點水?

【缺水乾旱】科技造水,解企業渴|乾旱時的救命水 發展再生水

2021-04-26

「台灣不缺水,但是易缺水。一年900億噸的雨量,有80%下在五到十月之間。」水利署副署長王藝峰說。當工業用再生水技術越來越成熟,這項新興水資源,如何化身城市小水庫,在乾旱時,成為產業救命水?

守護雙連埤│保育團體與地方居民如何一起攜手向前?

2021-04-19

美麗的水域,珍貴的生態,雙連埤是台灣重要的國家級濕地,長期受到保護。卻因為生態教室使用管理問題,掀開一場誰來守護雙連埤的爭議。

【以循環經濟之名】土地悲歌│廢棄亂象一條龍

2021-04-12

高雄鳥松地區的一間農地工廠,散出強烈惡臭,空氣中充斥刺激的化學氣味,當地居民無法忍受,緊急通知環保單位來處理。高雄市環保局獲報前來,打開大門,發現是不明化學品儲槽翻倒,經過查驗,發現是丙烯酸乙酯。

百年深愁番仔路|失去家園的恐懼

2021-03-22

穿過台中市太平區的高樓,來到歷史悠久的番仔路土地公廟,後方就是寧靜的百年聚落,如同現代世界的遺世桃源,古樸老屋與巷弄。世居在此的居民,本該安樂無憂,但是半世紀以來,卻因土地糾紛,陷入失去家園的深愁。

傷鳥的守護者|幫助落難鳥兒重回天空懷抱

2021-03-08

看得見鳥類的美麗,卻看不見鳥類的傷病。在台灣各地,有著不同的鳥類救援組織,透過相互合作,成為鳥類的守護者。

東豐快有爭議|疑點未釐清前環評已過

2021-02-08

東豐快速道路做為聯絡豐原到東勢的道路,爭議不斷,甚至通過環評,道路蓋一半,結果環評撤銷,一切重來。2019年啟動二階環評,支持者希望加速計畫通過,抗爭者不反對道路開發,但是希望變更路線,讓開發案陷於爭議之中。

【八八風災】永久屋不永久|莫拉克災後如何重建生活?

2021-02-01

警力維持秩序,怪手用力拆除,在部落族人抗議聲中,屏東禮納里永久屋區的超大違建倒下。拆了一棟違建,卻無法平息永久屋發展的問題,如何讓族人,在永久屋裡永久安居。

光電普罩:海岸的憂傷|鹽田濕地種電的生態爭議

2021-01-25

台灣海岸擁有大面積灘地與鹽田,良好的濕地環境,多樣化的生態,是候鳥的度冬棲地。但是光電開發,不斷進入海岸灘地、鹽田,帶來生態問題。

光電普罩:土地的危機|地面型光電開發爭議多

2021-01-11

政府全力推動綠能,早期開放農地開發小型光電場,引起爭議,之後劃設不利耕作土地,提供光電業者申請,進行大面積開發,部分地區也造成抗爭。地面型光電場興建,加速光電普罩大地,前景卻依舊有許多問題。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