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在台東縣海端鄉崁頂村,套索陷阱捕獲一頭黑熊,引發社會關注。村落為防範獸害而誤捕黑熊,讓部落擔心,未來要推動的自主狩獵管理,會受到影響。事件發生後,長期推動黑熊保育的屏東科技大學野生動物保育研究所副教授黃美秀來到村落,進行機會教育,宣導保育觀念。
2021年4月在台中東卯山山區,一頭曾被救援野放,編號711的黑熊,因為進入農園覓食,第三度被人類捕獲。牠的身上裝有無線追蹤器,野放後一直在村落附近徘徊,林務局展開驅熊行動。
根據野生動物保護法第21條,野生動物危害農林作物、家禽、家畜或水產養殖者,得予以獵捕或宰殺。但面對瀕危的黑熊等保育動物,政府希望一旦中陷阱,能及早通報,進行搶救。林務局長林華慶來到台中東勢山區,頒發獎牌給護熊有功的居民,鼓勵他們勇於通報,共同協助山區村落保育黑熊。
台灣各地山區村落,面臨不同的獸害問題,位在泥岩地形的高雄田寮鹿埔社區,農作長期受鹿群侵害。甚至到居民家門前破壞菜園。鹿埔里里長楊美芬表示,長期反映獸害問題,但是政府處理消極。鹿埔里居民不想捕獵,只想驅離,甚至在夜間組成巡守隊,驅離鹿群,同時防範盜獵。目前政府針對石虎等保育類動物,提供農損補助,但梅花鹿等非保育類動物,沒有在補助之列,居民希望政府也能補償農民損失。
不只在農村有獸害,台中武陵農場風景優美,櫻花季節更是吸引滿滿人潮。農場內的巡護員,展開漆彈驅猴。武陵農場的人猴衝突,部分原因來自遊客不當餵食,讓動物不再怕人,於是失去安全距離。為了防止猴群輕易取得食物,農場內的垃圾桶加裝阻擋機制,防止猴群翻取垃圾。
氣候變遷的乾旱,讓獸害問題加劇,嘉義大埔山區居民發現,因為山上無水,許多動物都下山找水,靠近人類村落。大埔村落的獸害,主要是獼猴與山豬,居民林志昌原本種植香蕉、麻竹等作物,因為獸害,改種動物難以食用的榴槤蜜,減少損失。
當地居民希望由政府輔導,組成合法狩獵隊。東海大學生命科學系特聘教授林良恭以日本為例,當地政府投資經費,由地方組成的狩獵隊來進行獸害防治.
野生動物造成危害,但是在適當的地點與方式,也能形成觀光資源。曾文水庫有座山豬島,經營水庫遊艇觀光的旅遊公司,透過音樂呼喚,讓遊客隔著柵欄,觀看野生山豬。全台黑鳶大調查,統計台灣有800多隻黑鳶,曾文水庫也有穩定族群,旅遊公司帶領遊客,觀看黑鳶捕食。
面對獸害問題,政府推動電柵欄、電圍籬等阻隔設施,然而成本過高,施作不易,成效不大。由於獸鋏已全面禁止使用,農民轉用套索,有時卻發生誤捕事件。林務局推出了智慧套索,但是設計精密,居民有時不知如何使用。
動物侵害農地,通常源自於原棲地食源不足等問題,林務局多年來進行林相更新,讓動物安居山林。獸害發生,有時也是人類過度侵入山林。台灣黑熊族群量不多,有一定分布空間,黃美秀希望,未來這些有熊村落,能學習日本知床等保護區,走向人獸共存。
從防治獸害到與獸共容,台灣還有很漫長的學習路程,讓人獸各安其所,甚至彼此相安,都有賴法治與觀念進步,讓變奏成為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