濁水溪每年輸砂量高達3000到6000立方公尺,大量河砂在出海口淤積成廣大灘地,一旦乾旱再加上東北季風,就揚起巨大沙塵,「攪飯配沙」成為當地生活寫照。為了整治揚塵現象,第四河川局長期進行防治工程,累積許多經驗,近年終於找出方法,有效減少揚塵天數。
延伸閱讀》【穿梭島嶼二十年 河流篇】荒漠 濁水溪
整治抑塵 尋求兼顧生態的方式
整治揚塵同時,在地環保人士進行濁水溪河口區域的生態治理,經過政府與民間多方會議達成共識,河川局依照河域不同區塊,復育防風林帶,浚挖自然草澤,收回非法魚塭,增加濕地面積,形成多樣化棲地的生態系統。
河口草澤區以電桿豎立人工巢位,因為東方白鸛在附近電塔曾有築巢行為,希望引導牠到安全的棲地。一到冬季,河口是黑面琵鷺的重要棲地,麥仔簝文化協會的吳明宜在這裡進行生態調查,記錄物種。整個區域統計有兩百多種鳥類,和許多保育物種。
濁水溪河口生態區裡,還有珍稀的台灣旱招潮蟹。在繁殖時期,台灣旱招潮蟹會蓋出煙囪般的巢穴結構,呈現特殊生態行為。中興大學施習德教授研究團隊,長期調查台灣旱招潮蟹生態,發現棲地日益減少,必須進行保育。
生態園區總面積高達1800公頃,目前由河川局治理,未來將劃入國土綠網,計畫分為只供調查研究進入的核心區,和提供旅遊導覽的一般區,進行總量管制。
濁水溪口生態綠洲 讓濕地恢復生機
其實濁水溪河口生態,不只侷限在河域內,周邊的魚塭、濕地,也是豐富的生物棲地。近年因為光電與工業開發,魚塭、濕地被填埋,棲地遭到破壞,河口生態區變成最後避難的生態綠洲。濁水溪口恢復自然的治理方法,成為許多團體學習的目標,希望能提升在地的生態環境。
透過觀念溝通,新的治理模式,恢復林帶、草澤、濕地等多元區域,建構出濁水溪河口的生態系統,成為生物的棲息綠洲,為源遠流長的滾滾大河,開啟新的生命篇章。
延伸閱讀》埤塘濕地的開發危機|綠能選址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