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形的海岸

撰稿 蘇志宗
攝影 柯金源

今年幾場颱風,台灣島民因土石流送掉好幾條性命,人人聞之而色變。土石流就這樣背負著人類的指控,流竄到溪河,向大海奔去。按照過去的法則,它們多半被河水輸送到寬廣的河口地帶,有的堆積成砂丘,有的繼續被海水帶到其他的地區,形成海埔地,扮演另一個生態體系的成員。台灣西部平原就是這樣被沖積出來的,很多人也不知道,哺育大多數島民的這片精華地帶,也是來自中央山脈那些令人避之惟恐不及的土石。

淡水河口的八里,原有一大片砂岸,當地居民在這塊「海砂埔」上,世代靠著「耙文蛤」來養家活口,但隨著砂岸的退縮,傳統的經濟活動已經蕭條,「耙文蛤」的興衰史,反應了八里海岸的變遷。

目前,台灣幾條大型的河川幾乎都有類似的情況,因為輸砂量不足,而導致河口附近海岸,由淤積型態變為侵蝕型態的情形,這意謂著台灣沿岸的海埔地,已經失去了砂源的補充而岌岌可危。

根據內政部營建署在民國八十四年的調查,海岸的侵蝕作用,已經造成全省超過一萬五千公頃的土地受害,海岸線侵蝕比較嚴重的範圍達到181公里,其中頭城、澳仔角、南台東地區、以及蚵仔寮、馬沙溝、八里等六處,是侵蝕最嚴重的地區。

成大水利及海洋工程系教授郭金棟說,海岸侵蝕有種種的辦法來防止,可以用硬性的工程,如突堤、離岸堤和海堤,也可以用柔性的工程,人工養灘、淺堤,或者是配合生態環境、景觀環境來做。但小規模的海岸侵蝕現象,也許可以透過工程技術來克服,然當整體的海岸,以平均每年一公尺的速度往後撤退時,我們的災難,恐怕不再是單純的海岸問題。

人們剝奪了海岸「自己長大」的權利,再以「保護海岸」的名義強行介入,導致海岸災害與自然資源的劣化或消失。台灣目前除了極少數河口和濱海,有持續淤積現象外,大部份海岸線都處於侵蝕狀態,人跟海之間長久建立的情感,也正一步一步地走入歷史。

集數
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