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潟湖」關鍵字
留沙‧外傘頂洲|政府與民間的合力護沙行動
2024-09-21
外傘頂洲是台灣沿海最大的沙洲,主要由濁水溪泥沙沖積而成,面積約有1000多公頃,行政劃分屬於雲林縣口湖鄉,但是不斷漂流南移,現今大部分位於嘉義縣東石鄉外海5公里處。由於沙源減少,外傘頂洲面積不斷縮小,加上風吹浪淘,造成東石蚵田區淤積,於是政府與民間合力,進行外傘頂洲的護沙行動。
留沙|七股潟湖延壽記
2021-08-30
二十多年前,台南七股潟湖躲過濱南工業區開發,保住原本的養蚵產業,也發展起生態旅遊。然而潟湖的沙洲往內陸移動,導致淤積,潟湖面積逐漸縮小。想保護潟湖,首先要保護沙洲,想保護沙洲,最大的挑戰,是怎麼把沙留住。
搶救沙洲大作戰|漂移的國土
2007-11-23
沙洲是國土的第一道屏障,沙洲內的水域在颱風來襲時,避免海外強風大浪直接侵襲內陸,今年的柯羅莎颱風把雲嘉外海的蚵棚一掃而光,但七股潟湖內的蚵卻安然無恙,就是因為有沙洲的保護。從地理環境的變遷,台灣西南沿海是堆積海岸,海岸線不斷向外推移,但現在卻變成侵蝕海岸,沙洲缺乏沙源補充,而逐漸消失,在搶救沙洲的行動背後,又突顯出國土管理的哪些問題?
反濱南之後|台南七股該怎麼走?
2003-01-06
家旺伯看著眼前的這片「內海仔」, 他很擔心, 遠方的那片沙洲, 如果不斷退縮, 到最後整個沙洲都會消失, 而養活了七股一萬多漁民的潟湖, 也會消失。 在經歷了一段長達七年的抗爭歲月之後, 七股打響了知名度, 家旺伯也保住了家鄉的空氣與內海, 只是每年一百萬人次的觀光人潮, 不知道七股要以怎麼樣的姿態來承受這沈重的人口壓力......
第一次海洋|若濱南工業區來到台南七股
2002-05-06
台南縣七股鄉保留了全台灣最乾淨的一塊海域,除了黑面琵鷺每年的到訪讓七股鄉聲明遠播之外,其他不論是遠來的鸕鶿,直行的和尚蟹,濱海植物,還是內海裡的孕育肥美蚵仔的蚵田,七股沿海豐富的自然以及人文生態,在在交織出對海洋獨一無二的另一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