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工業區做鄰居

採訪 于立平 林燕如,撰稿 于立平
攝影 柯金源 張光宗 黃瑋傑,剪輯 陳慶鍾

「1980年之後出生的小孩,沒有呼吸過一口乾淨的空氣」,聽到學者說出這句話,感到相當震撼,因為「呼吸」是我們每分每秒、時時刻刻,都要做的事,目前在台灣,氣喘兒的比例卻是一直升高,得到肺腺癌的人數也不斷增加,於是各地受到臭氣所苦的居民,憤而走上街頭,像台中東海大學的師生,忍受異味空氣至少七年以上,大學生為了爭「呼吸權」,透過公聽會和政府對話,但是問題依舊沒有解決,他們只好舉辦連署活動、甚至走上街頭抗議,為了瞭解真相,我們開始紀錄這場公民行動。

「東海的學生站出來,為了我們的空氣,不怕任何犧牲,反臭氣救未來,我們同學們,為了明天的勝利,誓死戰鬥到底…」,宣傳車上播放著「戰歌」,大約四百位東海師生,走出校門口,往台中工業區方向前進,他們要爭取一口「呼吸權」。

每天我們不論睡著或醒著,只要還活著,無時無刻都在「呼吸」,平均每分鐘呼吸十五次左右,每次吸進大約500毫升的空氣,但是如果和工業區比鄰而居,裡面來個臭鄰居,想要好好的吸口「氣」,都可能成為一種奢求,東海大學就面臨這樣的處境。



來到東海大學,微風輕輕吹過,學生漫步在綠蔭中,濃濃的書卷味充滿校園,拍畢業照的學生,正在路思義教堂留影。位在台中大肚山上的東海大學,是台灣最美麗的校園之一,每年有上百萬的遊客人次來到東海,但是看不到的威脅充斥在空氣中。

站在高處遠眺,路思義教堂的後方是密密麻麻的工廠廠房,那就是台中工業區,東海大學與工業區只隔了一條東大溝,早期的東海人不會忘記,在工業區設立之前,東大溝旁邊有片「夢谷」,「夢谷」可說是東海人最愛去的約會郊遊勝地。

1973年,台中工業區開闢之後,工廠廠房愈蓋愈多,離東海大學愈來愈近,如今天際線被煙囪佔據,東大溝充斥著工業區排放出來的廢水,東海人的「夢谷」消失了,換來的卻是揮之不去的噩夢。



1986年政府計畫在工業區設立電鍍專區,全校師生合力展開強烈抗爭,緊接著政府一再提出,工業區聯外道路的開闢或拓寬計畫,東海學生不斷進行連署、遊行,甚至舉辦公投表達心聲,只希望聯外道路不要穿越校園,相思林的生態美景不要被破壞,東海人的公民行動,擋掉一次又一次的開發威脅,卻擋不掉隨風飄散的臭氣。

「常常聞到酸酸臭臭的化學味道」、「像塑膠燃燒的味道」、「很臭,聞了很想吐,會頭暈」,東海學生說起這裡空氣,各個有怨言,東海化學系的徐漢華,也是東海反工業臭氣聯盟的召集人,他說只要在東海待愈久的學生,感受愈深,有時同學還要帶口罩上課,住在宿舍的同學,甚至還被臭到睡不著。

臭氣嚴重影響到上萬名東海師生的生活與健康,光是2011年一年間,東海師生就向台中市環保局,投訴過220多次,尤其四月到十月的季節,剛好風向是從工業區往東海大學吹,這時幾乎每天都會有一次以上的陳情案件。

「東海大學陳情很多年,但是一接獲通報來到現場,常常都沒有捉到,因為五分鐘就排放光了。」台中市政府表示,雖然有鎖定幾間廠商進行監控,但是面對廠商惡意偷排防不慎防。

政府捉不到污染兇手,東海大學環工系就主動加入緝兇行列,早上七點多,當大多數的學生還躲在暖暖被窩裡,環工系四年級的陳慶錡,騎著摩托車進行臭氣調查,他們在校園裡設定九個監測點,透過簡單的風向偵測器和自己的鼻子,初步判定臭味的程度與可能來源。

雖然幾乎可以判定,污染源來自工業區,但是卻無法確定是哪家廠商,再加上工廠偷排的時間非常不固定,有時半夜,有時清晨,所以環工系的同學只好採取輪班策略,從早到晚輪流現場監測。

來到距離工業區不到50公尺的東海女生宿舍與教職員宿舍,陳慶錡表示,這裡聞到臭氣的機率非常高,味道更是濃到讓人無法消受。「就算沒有風也聞得到,很誇張的臭味,每次聞到都想趕快跑掉,不想呼吸,真的很臭。」

台中市環保局曾經在東海大學宿舍區,檢測出PVC、甲苯、二氯甲烷等十多種有機化合物,從風向以及污染物分析,推測污染源來自台中工業區內的紙製品製造業,印刷業以及塑膠製品製造業,異味可能是來自於壁紙的黏著劑和印刷業的洗劑等化學物質。

長期住在教職員宿舍的經濟系教授,更直指他住家旁邊的一間壁紙廠是主要污染源之一。「世佑壁紙幾乎每天排放廢氣,連星期六也一樣,我們忍受很久了。」台中市環保局說明,這間被點名的壁紙廠,原本在台中工業區另一處設廠,因為臭味問題,被工業區周遭廠商投訴,最後壁紙廠遷廠,2006年才搬到東海大學旁。

污染的問題沒有改善,遷廠只是讓新鄰居又受害。

針對固定污染源空氣污染物的異味排放管制,環保署訂定兩個標準值,一個是針對工廠內的排放管道,另一個則是工廠外的周界地區,2011年台中市環保局,進行工廠排放管道異味稽查時,查到這家壁紙廠有兩次不符合排放標準,對廠商連續開罰370萬,除此之外,還有印刷業、塑膠製品等三家廠商,也曾經違反排放標準。

不過來到東海校園,即使師生臭到受不了,從監測結果來看,異味污染物從來沒有超過周界標準。「聞到味道去採樣的結果,都在法規範圍內,所以你可以感受不舒服,但是都符合法規,無法處罰,只能對廠商進行道德勸說。」對於台中市環保局這樣的說法,東海師生無法接受。

從2006年開始,東海校方與工業局、台中市環保局,不斷溝通討論,也促使環保署將十幾年未修正的,固定污染源空氣污染物異味排放標準加嚴,但是臭氣的問題依舊存在。

忍不下去的東海師生,決定主動出擊,東海人間工作坊的學生組成了「反工業臭氣聯盟」,在學校發起一系列的反臭氣行動。

他們在校園內設攤位,請同學來連署反臭氣,一百多位教授、三千多位學生參與連署,他們設計了一個民怨箱,讓同學寫下心中累積已久的怨氣。不只如此,他們還利用晚上下課時間,到學生宿舍,一間一間的敲門宣傳,希望同學了解空氣污染對健康的危害,邀請更多同學站出來捍衛自己的權益。

2011年的聖誕節前夕,學生決定送給政府和排放臭氣的廠商,一份黑色聖誕節的賀禮。



四百位左右的師生齊聚在路思義教堂,手中拿著「戰」的標語,口中呼喊著「學生上街別無選擇」的口號,前進台中工業區服務中心以及壁紙廠,對這些學生來說,這是他們人生很重要的一堂公民課,同時也幫決定政策的大人們,上了一堂課。

他們訴求,工業局積極輔導不肖廠商遷離,但是必須嚴格審查廠商遷址的地點,也要求環保局訂定更嚴格的空氣污染異味排放管制標準。

面對學生的憤怒陳情,台中市環保局回應,預計將紙業,印刷業以及塑膠業的異味管制標準再加嚴,但目前還在審議中,經濟部工業局則表示,已經針對台中工業區四十八家廠商進行輔導,除了廠商自行投資環保設備降低污染排放之外,工業局光是2011年,就投入上千萬元,協助多家廠商進行改善。



但是廠商獲利,居民受害,最後怎麼會是納稅人買單呢?

現有的臭氣污染問題還沒解決,新的威脅又來了,台中市政府正在推動大肚山科技走廊,除了現有的台中工業區,又要新設中部科學園區和台中精密機械園區,未來更計畫開闢文山工業區。大肚山,等得到撥雲見日的一天嗎?

東海學生拿著一張臭氣封條,貼在工廠大門上,這張臭氣封條代表的不只是東海人的怒氣,而是許多與工業區為鄰人們的心聲。

當年錯誤的都市計畫,以及現行空氣污染防治的盲點,導致東海大學與附近住宅區,日日夜夜承受空氣污染的惡果,東海師生用盡各種方法,周遭居民犧牲健康的代價,社會付出龐大成本,卻難以換回乾淨的空氣,這一口基本的「呼吸權」,爭得好辛苦。

側記

再回到東海母校,景色依舊,但是空氣的味道似乎不一樣了,看不到的威脅籠罩著校園,從東海師生的反臭氣行動,深刻感受到他們的憤怒與無奈,看著紀錄學生幾天來的行動,他們勇敢的為自己權益發聲,相當感動,曾經東海人為了守護校園的相思林,為了反對工業區道路開發,為了反電鍍廠,多次發起抗議、連署、公投,他們用實際行動,發揮大學生的力量,保護土地,也創造民主對話的可能性,相信對他們來說,這些過程,將成為人生中最值得回憶的那段風景。

集數
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