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林蒲的兩難選擇|遷村走與不走?

採訪/撰稿 郭志榮
攝影/剪輯 陳忠峰

高雄空污嚴重,大林蒲、鳳鼻頭深受危害,政府推動遷村因應。但是有的居民希望先改善污染,也擔心遷村變迫遷,在走與不走的選擇下,面臨兩難困境。

高雄鳳鼻頭地區,林伯玉在香舖工廠內,以檀香和中藥等自然原料,調製香料,手工製香。熟練沾粉,細心修飾,這是一門快失傳的傳統工藝。從事製香長達五十年,他的技術精湛,用料實在,過去生意非常好,只是隨著人口流失,生意已經不如以往。

林先生的兒子林義德,退伍後回故鄉接手家中生意。結了婚,生了小孩,延續家族在故鄉的生活,但是環境污染,影響孩子身體健康,成為他最大的憂慮。孩子的身體,媽媽總是很清楚,呼吸系統疾病,不是因為遺傳,而是來自空氣污染。


高雄空污嚴重,大林蒲、鳳鼻頭居民的健康風險

來到山頂,看見大林蒲、風鼻頭污染的原因,山下廣大區域,就是高雄臨海工業區,裡面有著中油、中鋼等五百多家工廠,高達八百多根煙囪,成為高雄西南沿海的巨型工業區。工業污染,隨著空氣飄散與地下水流動,深深危害著居民健康。

董振楨是小港區的醫生,行醫多年的經驗中,他發現小港區居民,多半是呼吸系統與皮膚過敏等疾病,原因應該和空氣污染有關。董醫生表示,根據醫學研究,PM2.5已經是公認的致癌因子,嚴重危害健康。大林蒲的里長洪富賢,需要幫里民申請傷亡補助,他拿出里民的傷病紀錄,說明地區居民,許多因為癌症死亡,統計數據讓人驚心。



長達半世紀的污染危害,讓大林蒲、鳳鼻頭在1990年代,進行過激烈抗爭,但遭到政府強烈壓制,法辦多人,讓居民噤聲。但是到現今,新一波的環境運動興起,更多人挺身守護環境。

鳳鼻頭居民洪秀菊是位家庭主婦,看見環境污染問題越來越嚴重,她不斷收集落塵,控訴惡化的污染危害,也走上街頭,為健康生活抗爭。他先生黃義英退休後,看見太太辛苦抗爭,就一同參與守護環境的工作,組成地區環保組織,發動遊行,夫妻相互扶持,一起為故鄉奮鬥。

政府提出遷村計畫來因應 但根本問題仍未改善

面對大林蒲和鳳鼻頭的污染問題,政府十年前就提出遷村方式來因應,並且做了問卷調查,七成居民同意遷村。在現今空污嚴重的時刻,政府舉辦溝通大會,行政院長林全親自主持,討論遷村事宜。這兩個聚落目前人口數有19000多人、設籍戶數15000多戶,政府計畫先詳細調查意願,再規劃遷村方式。




會議吸引許多民眾前來,場內外擠滿人群,許多居民針對污染問題,表達心中憤怒。高雄市長陳菊,在聆聽居民心聲後,表達治理污染的決心。當地居民在現場抗議,要求遷村之前,先解決擴大污染問題。居民擔心,在填海造陸的南星計畫區,增加新的工業開發,將會讓三面圍村的村落困境,變成四面圍村。許多居民對於污染問題,覺得無法改善,早就心灰意冷,希望快點遷村。

會後,高雄市府推動遷村普查,希望獲得居民遷村意願,再來擬定遷村方案。面對政府全力推動遷村,居民組織遷村自救會來監督程序。自救會長林義德表示,政府應該是想開發工業用地,才會推動遷村。他表示,污染問題不解決,搬到哪裡都一樣,政府像是幫污染財團,在付全民健保費。


紅毛港前例 大林蒲居民對遷村未來感到不安

過去紅毛港遷村,居民搬到小港居住,大林蒲居民前往拜訪,請教遷村看法。紅毛港居民表示,當時補償費很少,許多人領了錢,不夠買房子,現今就四處流離。遷村對許多年老居民,最大的不適應,就是失去老鄰居。

空污問題,已經擴大成為全國議題,高雄發起反空污大遊行。許多爸爸媽媽前來參加,走上街頭,表達對生活環境的憂慮。陳椒華長期關心污染問題,指出南部地區空污嚴重,政府必須管制工業,不能再擴張污染。



洪正是高雄青年,在瞭解大林蒲、鳳鼻頭的污染問題後,組織青年團隊來協助居民。他結合林家香舖,製香設計憤怒煙囪,以反諷的手法,突顯污染議題。

洪秀菊要求污染改善,更希望地區能進行全面,而且公開的流行病學檢查,瞭解居民健康問題,不能像以往太片面又不公開。當地居民表示,比照雲林台西、麥寮等地,都有健康風險評估,高雄大林蒲和鳳鼻頭為何不做?

半世紀的工業污染,讓人民深受其害,在以遷村作為解決方案之時,卻讓居民陷入一個欲走還留的兩難局面。

集數
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