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相關報導

酸甜回春土滋味|台灣鳳梨好滋味

2013-04-15

佈滿尖刺的尾葉、粗糙的表皮,包覆的竟然是香氣四溢、酸甜均衡的細緻果肉。入春後的三月天,南台灣的鳳梨進入盛產期。在大武山下耕種了三代的鳳梨世家,正努力把土地的健康、慢慢種回來…

草、木、人 尋和諧

2013-04-01

如果把茶字拆開來看,它是草、人、木的組合,但是現在我們所喝的茶,大都來自把雜草清光的慣行茶園。南投縣仁愛鄉,兩位資深茶農,反倒是把雜草當成茶樹的好朋友,重建草、木、人的奧妙關係。

彩虹農場

2013-03-18

聖經中提到,神向人們說:「我把虹放在雲彩中,這就可做我與地立約的記號…水不再氾濫、毀壞一切有血肉的物,虹必現在雲彩中。」

食物廢物一線間

2013-03-18

高台上的各式餐點,是人們口中的饗宴。人類吃不完的料理,是豬仔們眼中的大餐。盛產季節,菜價大跌,成熟的蔬菜,根本沒有上架的機會。平平是食物,一樣都可以餵養眾生,為什麼有些是美食?有些卻成為人們不屑一顧的廢棄物?

一年之際

2013-02-04

一年到頭,農民在田裡忙哪些活?春夏秋冬,田地風景又是如何變換?有人說,天上一天是人間一年,那在一年之間,農村發生了什麼事?

紅豆的滋味

2013-01-28

說起傳統甜食,紅豆內餡是少不了的角色,四十年代起,台灣開始種植紅豆,產地集中在高屏地區,以內銷為主,每年生產大約12,000噸。因為紅豆的市場規模小,價格容易受到中盤商操控,農人為了求取利潤,擴大種植面積,然而機械採收卻面臨落葉時間不一致的問題。2011年,農委會開放巴拉刈作為落葉劑使用,這個決定,將對台灣農村造成什麼影響?

野草死亡紀事

2013-01-28

瑞秋卡森博士,在1962年寫下《寂靜的春天》一書,希望喚醒世人對農藥的重視,如今春天回來了嗎?在鄉間、在閒置的空地上,我們經常看到枯黃的草地,這些野草,為什麼遭到這樣的對待?它們有姓名,還是昆蟲的生態樂園,但是對農民來說,卻是害蟲的滋生地。在習慣使用除草劑的今天,我們忽視掉了哪些東西?

蘭陽溪田

2013-01-07

當蘭陽溪床變田地,年產值高過八億,這是地盡其利?還是另有危機?

大崎農學情

2012-12-31

一個遷村後的小小山村,在寧靜山丘上,重新生活,村落旁學校的學生,走入村落,陪著村民,找尋未來願景。農村內,農民與學生,偏遠山丘的相助之情…

高屏大湖 水土不服

2012-12-24

「我要好田地、不要人工湖、改善漏水率、不要人工湖…」2012年10月30日,高屏大湖開發案在環保署,進行環境現況差異分析報告審查,場外聚集了上百位抗議農民,場內則進行熱烈討論。

高屏大湖井水犯河水|系出同源的地面水與地下水

2012-12-24

十年來,政府只要說到高屏大湖,農民就抗議。無論是立法院、環保署,還是村子裡的大廟前,農民都挺身出來呼口號。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枯水期的高屏大湖,很可能會搶到農民的命脈-地下水…

吉哈拉艾|不想離開的地方

2012-12-03

百年水圳、有機梯田、如常的部落生活;天然山林、清澈溪澗、永恆的阿美族傳統 。稚嫩的孩子還不懂,老人不想離家的心情。~吉哈拉艾~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