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相關報導

大屯溪的美麗與哀愁

2001-02-19

大屯溪流經台北縣的三芝鄉與淡水鎮,流經中游的中和里時,因為當地民眾與保育團體的關心,得以改變原有的水泥護岸的設計,變更為更有生態考量的生態工法,過程中李永志老師協調與推動佔有關鍵性的角色。

濕地今昔

2001-02-19

冬末春初的北台灣,上萬隻雁鴨、上萬個人,齊聚在華江雁鴨公園,共同詮釋一種都會的野趣。南台灣的夏日清晨,一株株急待啟發的幼苗,無拘無束地吸收著,鳥松濕地的自然養份。秋高氣爽,中台灣的高美濕地,以其得天獨厚的豐美,重建了人們對於土地的信賴和期待。

搶救大坡池

2001-02-05

孕育出台東縣池上鄉豐饒大地的溼地--大坡池,因為大陂池風景區不當的開發工程,已完工的硬體建設尚未使用即下陷毀壞,溼地的生態嚴重破壞,美景不再,池上鄉民珍愛的大陂池正一步一步邁向死亡。

濕地的迷思

2001-02-05

國際上已訂定國際濕地日,保育界推廣濕地教育已有一些時日,但是一般人對濕地的認知仍是微乎其微,台東知本濕地,新竹香山濕地等都曾面臨開發的威脅,對濕地利用的迷思,又會持續到何時。

漢寶濕地復活記

2001-02-05

在柔腸寸斷的彰化海岸,還有一塊鮮為人知的珍寶,由一塊塊廢棄的魚塭,廢耕的農田,交織形成的獨特沼澤地,現在已成是野鳥的新樂園。

當水離家愈來愈遠

2000-12-25

山上野溪的水愈來愈少,水源地愈來愈遠,水管就愈拉愈長。 布農族校長回憶十幾年前走過吊橋時所聽見潺潺的水流聲,如今卻發現橋下的水聲變小了,只聽見自己的腳步,他開始憂心,是不是再過十年就完全聽不到水聲。

【象神颱風】基隆河救命| 汐止、基隆大淹水

2000-11-13

基隆河深受潮汐的影響,由汐止的舊名水返腳可知,基隆河水在滿潮時,河水到汐止就會返回,現在基隆河水不再止於水返腳,汐止成了知名的水患地區。 此次象神颱風所夾帶的充沛雨量,使基隆、五堵、汐止地區因基隆河水暴漲而淹水,汐止地區甚至淹到三樓,也造成前所未有的災情。根據官方說法,此次象神颱風所降的雨量是兩百年洪水的頻率,而基隆河沿岸堤防在台北縣的部份,只能防範一百年的洪水,再加上部份河段的工程尚未完工,都是導致此次淹水的原凶。

何處撒網捕魚去|阿美族捕魚祭的消逝

2000-09-04

捕魚祭對阿美族人來說是一個重要的傳統,花蓮壽豐鄉水璉村的阿美族人,因為海岸被劃為海岸漁業資源保護區,得以在這片未被污染的海域捕魚;但是吉安鄉的聯合捕魚祭卻淪落到在河邊圈起人工水塘,由鄉公所出錢購買吳郭魚來舉辦捕魚祭。由於河川的污染,導致漁業資源的枯竭,以往族人記憶中的捕魚祭已不再,加上捕魚祭的觀光化,族人如何面對變調的捕魚祭?

小溪流大建設 

2000-08-28

南投縣鹿谷鄉榮生會是台灣第一個民間河川保育團體,已在清水溝溪進行保育工作十多年。榮生會過去一直守護清水溝溪免於毒魚、電魚的破壞,並藉由宣導性質的各種活動維護溪流的生態環境。經過多年來的努力,毒魚電魚的行為雖然少了很多,但是河川防洪整治工程的不斷進行,卻是清水溝溪河川棲地被破壞的一大危機,更改變了人跟河川親近的方式與機會。輕微如清水溝溪,絕對不堪水溝化的河川整治方式。我們是否應用更謹慎的態度來聯繫河川與人的關係?

當溪水不再流

2000-06-19

1930年代,日本人興建了一條長達十三公里半的隧道,攔截武界部落濁水溪的水。六十年後,濁水溪溪水依舊奔流,武界人說:我們已經失去了濁水溪,倒是多了一座「武界土壩」。 2000年,台電新的引水計劃在武界動工了,武界會不會又多出一座「栗栖土壩」呢?武界人很憂心,萬一溪水不再流,他們連老家也回不去了...

尋找生命的發祥地

2000-06-12

「初十日,渡虎尾溪西螺溪,溪廣二三里,平沙可行;車過無軌跡,亦似鐵板沙。但沙水皆黑色,以台灣山色皆黑土故也。水三十里,到東螺溪,與西螺溪廣正等,而水深湍急過之。轅中牛懼溺,臥而浮,番兒十餘,扶輪以濟,不溺者幾矣。」--郁永河

斷水殘流(下)

2000-04-10

沒有水這件事,關係著松柏村的存亡。 民國六十八年水果開放進口以後,原來有十八戶的松柏村,地利日漸枯竭,水果的經濟價值愈來愈低,使得願意留在山上工作的年輕人愈來愈少,現在住在松柏村的只剩下三戶不到十個人。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