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水文」相關報導
【白冷圳】上水的希望|921地震後的修復
2001-10-01
從台三線省道轉往谷關的路上,可以清楚看到一整片突起的台地緊鄰著大甲溪畔,這就是新社台地,台中縣新社鄉就位在這片台地上,沿著大甲溪,順著中橫公路繼續向東行,約莫過了十幾分鐘,就進入和平鄉的白冷高地,大甲溪在這裡成就了兩則水的故事。一則來自北岸的天輪發電廠,大甲溪沿岸的五座發電廠都由這裡控管,另一則來自南岸的天輪村,白冷圳的傳奇就從這裡開始。
【納莉颱風】水的驚嘆號|台北變成湖
2001-09-24
納莉颱風在一夕之間,讓台北市成了台北湖,也使得台北人重新去思考我們與河流、與水的關係。事實上,自從台北盆地在地球上誕生到現在,有很長一段時間不是湖泊就是沼澤。水是台北盆地性格的一部份,但是,當台北發展成為高密度的都市,整個治水政策與思維卻是以一種嫌棄的態度面對水,這種嫌棄的態度表現在堤防與大型抽水站的設置上。納莉之後,我們該用一種什麼樣的態度,與都市裡的水建立起新夥伴關係呢?這是本集所欲探討的方向。
【生態工法】美的困境|河防安全與生態保育的拉鋸戰
2001-07-09
雖然各界對生態工法都相當認同,但是落實到實際的工程施工上卻是有相當大的落差,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這些落差,本集從工程面、制度面、執行面實際了解現在河川生態工法所面臨的種種困境。
水上森林|紅樹林生態系
2001-07-09
河流與海洋交會的潮間帶,由於海水的浪潮力量小,潮汐漲退相當緩和,河流一路挾帶而下的沙泥及腐植質便會逐漸沈澱下來,形成適合紅樹林生長的環境。漲潮時,紅樹林下半部的莖幹枝葉會浸泡在海水當中,而露出水面的樹林部分,看起來像是生長在水上的森林。 那為什麼紅樹林叫「紅」樹林,外觀卻是綠色的呢?台北市野鳥學會理事林金雄說,紅樹科的樹皮含有單寧,若把它撥開,接觸空氣,它就會變紅,便會產生紅色的汁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