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幾年來,高雄市的全民運動─提著水桶上街買水,而為什麼要買水喝?每個人的答案一樣,都是「對自來水沒有信心」。過去由環保署核發給盛裝水業者的水質檢驗證明書,在行政程序法頒布之後,由於執法法源不明,從民國九十一年二月一號起全面停止適用,但是對於高雄市民來說,飲用盛裝水的習慣,並不會因為這張證明書,的消失而改變。
源自高屏溪的曹公圳,是淨水場的進水水源之一,長期以來,來路不明的廢水,沿途流入開放水道的曹公圳中,再進入澄清湖。從40年前澄清湖中的清澈湖水,到現在高雄人形容的「豬屎水」,老一輩的人當時絕對想像不到,在幾十年以後,喝水像是喝汽油一樣。
水公司表示,兩年內已投入45億改善高雄地區的水質改善,另外依照環保署的資料顯示,編列64.5億預算執行的河川流域養豬削減計劃,在高屏溪攔河堰以上集水區,總計削減了98.58%豬隻,從原本47萬多隻,減少到6千8百多隻,氨氮水質從每公升4.5毫克(mg/l)降到了每公升0.17毫克(mg/l),比預期的1.07好得多,不過到目前為止,民眾還是繼續到加水站買水。
每一條河川的水質,本來就各有不同。南部水質的硬度,原本就比北部要高,當南北要求同樣的飲用水標準時,處理成本自然就比較高。放任水質與水價,淪為政治的籌碼,未來很有可能引發更激烈的衝突。在符合公平的前提底下,或許建立透明公開的水質及水價的訂定標準,才是讓爭議逐漸解決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