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植物」相關報導
【消失中】如果有天本土植物消失了?為植物創造一艘方舟|feat. 農委會林業試驗所方舟計畫負責人 董景生|公視我們的島 Podcast
台灣的地理條件,讓我們成為亞洲最重要的植物多樣性據點之一,2019年1月,政府啟動「國家植物園方舟計畫」。植物園方舟計畫的負責人,同時也是現任台北植物園組組長的董景生,帶了幾株珍貴的植物到現場來,將和我們分享台灣有哪些你可能根本沒看過、也沒聽聞過的重要植物。
【熱門話題】樹木為何會倒下砸到人?
8月30日中午,台北市中山北路一段發生路樹倒塌壓死騎士的意外,網路上熱議紛紛,這起意外讓人難過不已,但這一切都是樹的錯嗎?為什麼樹木會倒下呢?
消失三百年|珍稀鹵蕨如何重回淡水河?
看起來有點像砂紙,這是稀有植物鹵蕨的孢子囊群,生長繁茂的身影在淡水河畔沐浴著陽光,這樣的景象曾經消失三百年。眼前的鹵蕨,又是什麼時候回來的呢?
信義鄉的小米要回家|有族譜的原住民作物
小米,在原住民部落,曾經是珍貴的主食,但在歷史變遷、文化影響下,部落越來越少人種植小米,面臨種原消失的問題。有一群人正在努力,讓小米回家 .....
熱解小花蔓澤蘭|把綠癌變綠金
心型的葉片,雪白的小花朵,這就是小花蔓澤蘭。看上去溫和無害,卻困擾台灣環境數十年。它們是蔓藤類的草本植物,為了爭取陽光,會攀爬到別的植物上,導致被纏繞的植物無法進行光合作用,缺乏養分而死。這麼強悍的植物怎麼清除?如果除不完,怎麼辦?除下來的植物體如何再利用?
種子的過去 我們的未來|保種行動全面展開中
2022年底,台北的一個週末市集,這不是普通的假日市集,是從2018年以來,一年一次的種子交換會。這裡的種子,只交換,不賣。為什麼要種子交換呢?
溪州老樹群的未來|彰化溪州糖廠興衰的見證
在彰化縣溪州鄉將近六公頃的土地上,錯落生長了81棵近百年的樹木,包含樟樹、蒲葵、大葉合歡等17種樹種。這裡與周遭土地,曾經是台糖溪州糖廠所在地,不過隨著歷史發展,如今只剩這塊地和老樹......
竹構建築的台灣願景|從傳統到現代的竹材運用
竹篙厝是台灣傳統房舍,利用竹管、竹片,興建安居的家園。不過現在竹篙厝已經成為歷史風景,竹子的應用也成往日風華。如何復興台灣竹產業,開創新的竹構建築,政府與民間合作推動一項願景計畫。
香草新經濟 非普羅旺斯不可嗎|找尋台灣山林的香氣
一台卡車載著蒸餾器,開到新北市坪林區。這是農委會林業試驗所的「香氣島讀 ‧行動蒸餾計畫」。要教大家用香氣認識植物,也要幫社區找到有在地特色的植物香氣。因為香氣可以攜帶、可以被記憶、可以發展出在地經濟,也可以是社區旅遊的亮點。
花田喜事|陽明山竹子湖花卉減藥試驗
賞花熱點竹子湖,在陽明山國家公園成立之前,就是歷史悠久的農業區。國家公園想保護自然生態,農民需要顧好生計。想要友善土地,如何以最小風險徐圖緩進,一項田間試驗正在進行。
香草新經濟|新竹那羅香草
在台灣越來越多人種植香草植物,並加工生產副產品,提高農產品利潤。在海拔幾百公尺的山區種植,很少蟲害,幾乎不用農藥,對土地很友善。新竹那羅部落,透過金盞花、薄荷、迷迭香等香草植物,開啟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