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相關報導

那些我們曾拜訪的樹

2016-12-12

樹,真的會走路,百萬年前冰河時期,許多植物來到台灣,在台灣落地生根,慢慢拓展天地,樹,真的各有本領,為了要活下來,必須各自練就自己的獨門絕活。這些年,我們拜訪了很多樹,有長最高的、活最老的、站上山脈最頂端的…,祂們的生命故事,各個都很精彩,這些年來,我們陸續拜訪了這些樹。

台灣屋脊上的玉山圓柏

2016-12-12

我想,再也沒有一種樹,能像它ㄧ樣,踞守台灣三千公尺以上的高山,以各種姿態,展現它的獨特,在百萬年前的冰河時期,從東喜馬拉雅山系一路拓展領域,落腳到台灣,成為分佈海拔最高的樹種。在玉山山塊它的命名地,我們見證了它們不畏霜雪的堅毅,在中央山脈的秀姑坪,目睹了大火肆虐過的枯木殘寂,在雪山山脈的翠池,遇見它們最大最古老的族群。近二十年來,我們的島節目持續多次探訪,每一次都想問候,這些挺立千年的玉山圓柏,在高山上過得好不好?

【蘇迪勒颱風】樹倒|是什麼原因讓大樹倒下?

2015-08-17

蘇迪勒颱風過境,挾帶強風豪雨,城市裡的樹木們,毫無招架之力,成了最大的受災戶。從北到南,全台超過三萬株樹木嚴重受損,折枝受傷的更是不計其數。風雨過後,殘缺的枝葉,訴說著百般無奈…

綠隧道有危機|城市開發與樹木保護問題

2015-06-22

參天樹蔭,阻擋烈陽,風吹樹梢,帶來涼意,一棵棵老樹,像是排列的巨人,迎送來往的旅人,也成為生物的家園。台灣有很多迷人綠色隧道,成為知名地景,但是這些美麗綠隧道,卻面臨不同危機,讓老樹消失,記憶成空…

沒水 怎麼活?|大旱下的動植物生存危機

2015-04-06

中南部的黃花風鈴木,因為乾旱而盛開,雖然是植物的自然機制,景色也十分賞心悅目,但學者提醒,極端氣候一旦持續發生,對植物生長並不利。在人們沒注意到的角落,許多動植物也正因為這場大旱,遭遇生存危機...

烏來尋綠金

2014-12-08

位在台北市水源特定區,烏來,維持著群山綠意,長期深耕烏來的生態講師廖鎮洲,發現枯水期時,南勢溪畔的居民卻常常無水可用,為了護水,他鼓勵當地農民選擇節水作物,也思考發展綠色經濟,守護烏來森林…

大白山上的水青岡|採礦威脅山毛櫸生存

2014-10-06

台灣水青岡,又名山毛櫸,在冰河時期來到台灣,冰河退去之後,殘存在北台灣少數山頭。是受到文資法保護的珍稀有植物,目前只有插天山劃設了自然保留區,林務局正計畫將宜蘭縣銅山、大白山、蘭崁山等地區,串聯劃設水青岡自然保護區,雖然2012年已經完成調查,卻遲遲沒公告。大白山上的台灣水青岡,就先遇上了採礦威脅。

湧泉裡的幸福

2014-06-30

地底下湧出的甘甜泉水,是馬太鞍的生命泉源。當生態逐漸崩壞,一個男人從種樹開始,改變環境、影響人心…

當路遇見樹

2014-05-12

深夜裡,台北市光復南路和忠孝東路口,並不寧靜。一場移植路樹工程,工人與愛樹人士爆發衝突。工人架起圍籬,阻擋民眾靠近,要用重機具把樹木搬移;有人爬上樹,登上怪手,推倒圍籬,企圖用肉身護樹…

竹藏碳|抗暖化的無名英雄

2014-04-07

迎著風,輕輕搖擺,清新感撲面而來,從前,竹子是常用的建材,後來卻被鋼筋水泥取代,漸漸的,竹子被遺忘了,但也有人始終記得它的好。現在,它可是抗暖化的無名英雄…

盜木~鎮西堡事件簿

2014-03-24

「祖先留下的財產,大地留給我們的資源,為什麼這樣來破壞?」看著兩千多歲神木,接近地面的樹幹,根部被山老鼠挖出一個五十公分立方的大洞,鎮西堡部落耆老尤敏,沉默了。他隨手抓起一旁的土壤與蕨類,塞進那個黑色大洞,掩蓋住那深沉的黑,彷彿為巨木敷上藥布,護住傷口。一連串的盜伐事件發生在今年,巨木的眼淚,喚起鎮西堡部落的醒覺。

咖啡爺爺

2014-01-06

酒精燈在虹吸式咖啡壺下燃燒,下層的水受熱,因壓力往玻璃管上層跑,七十幾歲的陳憲修,盯著時鐘,把咖啡粉倒入上層熱水中,手拿攪拌棒,輕柔按壓攪拌咖啡粉。一分鐘到!把酒精燈移開,拿起抹布包覆下層的玻璃壺降溫,上層的咖啡慢慢流回下層。坐在椅子上悠閒品嘗咖啡的陳憲修,手臂上還帶著務農的臂套,「老農民與咖啡」這畫面有點衝突感,卻又理所當然,因為修爺爺是鳳梨農民,也是咖啡農。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