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相關報導
紅樹林悲喜|芳苑濕地、香山濕地的漫長拉鋸戰
有一群強悍至極的植物,站在河海交界之處,彷彿河流的雙唇,開闔之間吐納生命,打造豐富的生命樂園。師大生命科學系名譽教授黃生,喜歡把紅樹林比喻成大地之唇。河口就有兩片上下唇,都是淤泥的河口怎麼保護?大自然賞賜我們一種可以在淤泥裡著根固定的樹種,叫做紅樹林,多偉大的天作之合!
我的水草世界|有情的水生植物
水草世界變化萬千,它們有的濱水而居;有的像居士般沉水神隱;或者如睡美人靜靜躺在水面上;也可能像遊人,居無定所;有些則擁有文人風骨,傲然挺水而出;更厲害的是兩棲部隊,水中、陸地都能生長,光是辨識台灣三百多種水生植物,就是門大學問,吳聲昱卻投入水草復育工作,長達三十年…
委屈了,行道樹|城市樹木的惡劣生存環境
住在都市的樹,有些被安插在道路兩旁,日子有苦難言。住在一兩公尺寬的小方格裡,根部像是裹了小腳,無法伸展,枝條伸長了,就要被砍。大多數人把它們當做城市裝飾品,卻忘了它們,是活生生的古老生命…
委屈了 行道樹|樹木在城市的真實生活
住在都市的樹,有些被安插在道路兩旁,日子有苦難言。住在一兩公尺寬的小方格裡,根部像是裹了小腳,無法伸展,枝條伸長了,就要被砍。大多數人把它們當做城市裝飾品,卻忘了它們,是活生生的古老生命…
與樹共棲|什麼才是正確對待樹木的方式?
行道樹,是都市之肺,台南市的綠意,更是時常為人稱道。但是近年,這裡的樹木,頻頻爆發不當修枝以及染病的問題。這些劫難,為何而生?我們該如何,與樹共棲?
讓樹醫樹|與時間賽跑的救樹行動
樹木,是最友善的生命體,是最聰明的力學家,然而因為人們不當對待,許多城市裡的樹木生病了,為了救樹,政府花了大錢卻成效不彰,其實醫樹可以不靠藥物,只要陽光、空氣、水…
從自然到保護區:黃蝶翠谷是否該設立自然保護區?
緣起 自然,是什麼? 是小鳥高歌的地方,是毛毛蟲睡覺的眠床,是很多小花小草和大樹的家。 是森林、是溼地、是稻田、是海洋,是文人雅士筆下的文章、眼裡的畫! 是矮房、是大廈,是健行步道,還是一再變成遊樂區讓人開發? 如果政府畫出一條線,是不是真的可以保護它?
城市裡的樹木哀歌|錯誤修剪會帶來哪些傷害?
這是否是你常常見到的景象?有一天你走出家門,發現路旁的樹木全部被斷手斷腳,失去了原本茂密的枝葉,猶如一根根沒有葉子的電線桿。或許你也常見到另一種景象,一批批的樹木成為都市的新移民,卻總是撐不了幾個月,就又被另一些樹取代。如果城市裡的樹會歌唱,它是歡唱?還是哀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