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相關報導

【樹木保護】一棵都不能少|搶救老樹大作戰

2010-07-26

每個人都有和老樹邂逅、生活的美好記憶,藉由你家公園、路旁的一棵老樹,你可以立刻投入自然的懷抱,而不是困在冰冷的水泥人造環境中…老樹不僅累積記憶與情感,同時也讓人身處合宜環境,身心安適。其實,人類與土地、自然失去聯繫,就容易生病,因為,在人們的內心深處,始終藏著與大自然合而為一的渴望。一棵老樹、一片森林就可以是人類止痛療傷的最佳場域。

留住大肚山的綠|步步進逼的開發利用

2010-07-26

位在台中縣市交界地帶的大肚山,是長約二十公里、寬十公里的隆起台地,北段是清泉崗機場,中段和南段多是工業區與住宅區,在這密集的開發中,幸運的還留下一些綠地,這些綠地是台灣百合的天堂,也是石虎的秘密家園。但是開發的腳步,已經踏向這些綠地。

都市裡的雜木林|到蘊藏無限生機的自然環境學習

2010-06-14

「雜木林」,一般人都不會去注意到它,而喜愛大自然的人,假日也往郊區的自然山林跑,很少人會關心住家附近被認為「雜草叢生」、「環境髒亂」的雜木林其實,雜木林裡生態也別有一番趣味,只要大家願意去認識它,雜木林可以是社區裡自然生態學習的最佳場域。

野孩子的大地遊戲

2010-04-05

四年前第一次踏進屏東麟洛的「田心生態園」,乍看之下一片高低參差的樹林、雜草、池塘及小橋流水,竟然都是「人工做出來的!」三年前,他們又開始整理「柚園」的部分,希望把之前的實驗,調整為-讓整個環境、生態和人之間能取得平衡點。而不同成長背景的人,進來生態園,各自表現出不同的態度,有人覺得,雜草叢生,一定是還沒整理好,所以等整理好再來。有人覺得,恢復成「安全的野外」,是一處值得讚賞,寓教於樂的空間。即使經歷不同價值觀的評論,這群夥伴仍不改其志,所以,友情才是最大的支持力量!

樹木不保?

2010-03-29

我們的島這兩年來,陸續接獲民眾陳情,從去年的徐州路護樹,到天母磺溪綠帶面臨開發危機,還有最近的新店大豐國小,為了興建體育館可能會移樹,台灣的樹木在各地都發出求救警訊,各地方自治的樹木保護條例,到底能不能保護樹木?透過不同案例,讓我們一起來思考,人和樹木之間,是否能有更好的發展?

老樹,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

2010-01-10

「我們的眼界可能比較窄一點,我們要保護的,就是那幾棵,我們曾經花時間陪著它,跟它相處,幾十年的樹。」一位在台北市徐州路附近的社區居民這樣說。人與樹、環境保護的故事,就從國有財產局出售台北市徐州路10號土地這一刻起,拉開了序幕。

筆筒樹死亡謎題|搶救古老植物筆筒樹

2009-12-28

2006年就跟著林試所的傅春旭老師,到處去看樹木的疾病,當時就注意到土城筆筒樹的大量死亡,但是沒有想到情況會越演越烈,一直到現在,從陽明山、烏來、新店、新竹都傳出筆筒樹死亡,有些地區罹病率甚至高達八成。最讓學者們擔心的是,筆筒樹需要生長到1.75公尺,才會有成熟的孢子葉(換算起來起碼要七年以上),如果野外染病情況還是不能遏止,筆筒樹的孢子量必然越來越少,這樣的話,台灣的筆筒樹,是否還能保有今日繁茂的模樣?

2009環境紀錄短片-村樹

2009-11-23

走進中興新村的街道巷弄間,「綠樹」絕對是令人欣喜的都市景象!其實建村初期的中興新村,地面上連一棵樹都沒有,只有一整片的人工建築,當時的省政府,於是展開中興新村的綠化工作…五十年後,原本低矮的樹苗,茁壯成蔭,不過它們卻沒有得到應有的尊重和保護,一場伐木浩劫,正悄悄進行…

消失中的天堂-哭泣的百合

2009-10-19

氣質優雅的台灣百合,是島嶼上生命力最強盛的植物之一,從海邊到高山,我們都可以看到台灣百合的美麗身影。也因為美麗的身影,台灣百合受到民眾的喜愛與注意,也同時遭受任意採摘與棲地破壞的壓力,台灣百合是否能夠繼續在台灣的大地上,綻放美麗花朵?

附生植物的求生法則|森林裡的先行者

2009-09-28

有一種生物,我們很容易忽略掉它的存在。不過它卻是森林生態系,重要的一份子,因為容易受到天災和人為干擾而掉落,所以它們很快就會進入森林循環體系,提供森林充分的養分來源,它們就是附生植物。附生植物,除了在樹幹上,樹冠層也能看見它們的蹤影,這一次我們就要跟著徐嘉君的腳步,一起去認識這些森林裡的好伙伴…

游泳在樹海

2009-08-03

是什麼樣的原因,讓一群民眾嘗試以肉身護樹,阻擋工程開發案對老樹生存的威脅?是什麼樣的動力,讓一群退休老師,不惜走上街頭,捍衛校園樹群的存亡?而又是什麼樣的因素,讓台灣的樹木們,似乎總是面臨著搬家的命運?

老樹林‧客家情

2009-06-15

依山而居,敬天愛樹,一直是客家族群給人的溫馨景象。但是在台北市,一項以客家為名的建設工程,卻要移除老樹、破壞自然,大開保育倒車。一群愛護自然的朋友,展開保護行動,讓從事建設的政府部門修正計畫,以保留老樹林,來彰顯客家情懷…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