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相關報導

李淳陽~昆蟲狂想曲

2005-05-23

台灣潮濕溫暖的天氣,原本就有昆蟲王國的美稱,但在3、40年前那個年代,人要討生活都不容易了,誰還有那個閒功夫去摸蟲。但是從小就對昆蟲感興趣的李淳陽,決定自掏腰包拍攝昆蟲的各種影片,意外揭開了一個過去從不曾被人了解的趣味世界!

【寵物鳥】外來鳥入侵|畫眉鳥的悲鳴

2005-05-16

5月中旬,全國畫眉鳴唱大賽在新竹登場,在風城的勁風吹拂,以及幻象戰機隆隆的起降聲「雙重奏」下,來自全省551隻畫眉展開競技,參賽的畫眉清一色是「大陸畫眉」。在鳥友們眼中畫眉鳴唱「叫」勁是年度盛事。

雨林絶響|誰讓長臂猿不再歌唱

2005-04-18

長臂猿是熱帶雨林的歌者,牠們的聲音悠遠而嘹亮,當開發的巨爪伸向原始叢林,盜獵者的槍聲劃破了雨林的寧靜,長臂猿的歌聲漸漸成為絕響…

守護台灣|人類利用下的環境改變:山坡地超限濫墾、外來種入侵、自然海岸消失、河川污染嚴重

2005-04-11

守護台灣之山林篇 在地球上南北回歸線通過的地方,乾熱的氣流在這裡沉降,造成這個區域長期乾旱缺雨,因此回歸線通過的地區,絕大部分都是屬於沙漠或是乾旱的草原。但台灣卻是回歸線沙漠帶上,一個美麗的意外。歐亞板塊在此交疊出中央山脈,高山將水氣攔截,在海拔一千五百到兩千五百公尺之間形成了霧林帶,這是台灣天然的水源庫,也是島嶼生靈的命脈。 在經濟利益的驅使之下,從1912年起到1970年為止,...

福壽螺不福壽

2005-03-28

一種超完美的生物體,從異鄉入侵、大舉繁衍,二十多年讓台灣農業經濟損失百億,所造成的生態浩劫,更是無法估計。這種生物,人們為商業利益引進牠,取名「福壽螺」。歷經生態浩劫之後,人們赫然發現,外來物種對於生態的危害,原來一點都不福壽。

遇見滿園青蛙

2005-03-28

「一隻青蛙一張嘴,兩隻眼睛四條腿」這首兒歌許多人朗朗上口。在現在社會要看見歌詞裡描述的青蛙,不太容易。但是在郭可遇的復育園裡,青蛙不但是可遇也是可求的。

消失中的台灣細鯿|淡水魚的困境

2005-03-21

1920年日本生態學者大島正滿在台灣北部的湖泊,首次發現台灣細鯿的蹤跡,八十五年之後,這種魚在台灣野外幾乎消聲匿跡,是什麼樣的力量,讓台灣細鳊一步步從台北的湖泊退守,她們古老的生態與傳說,能否伴隨著湖水繼續流傳下去…

獵人的現代組曲

2005-03-14

林淵源是玉山國家公園出色的巡山員,曾帶著動物研究者上山進行黑熊研究多年。如今常常帶著部落孩童回到舊部落,講述山林古老的傳說。 陳中信是林務局的臨時員工,曾與研究生一起走遍大武山,翻山越嶺三年,只為追尋雲豹的腳蹤。 全公道在部落經營生態休閒農場,他的夢想是讓更多人看見老部落巴庫拉斯與七彩湖的美麗。 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都曾是優秀的獵人。憑藉著獵人對山林的熟悉、對生態的了解,將古老的知識轉化為現代專業的才能。傳統的狩獵文化究竟能否在現代開創新的可能呢?他們的故事或許是一個起點...

螃蟹夢

2005-02-21

想到螃蟹你會想到什麼?是美味的海鮮還是夾人的雙螯?一個宜蘭的年輕人因為偶然因緣際會,了解台灣珍貴的螃蟹資源,成立了螃蟹博物館。年輕人因此找到事業重心,為他開啟了不同的視野,也因為螃蟹博物館,讓許多到此參觀的人看到螃蟹不一樣的風貌。 九年前的一個午后,當時25歲的李冠興又到住家附近的大溪漁港閒逛,看到一群外國人對著地上的下雜魚堆,像在尋寶一樣挖挖揀揀。李冠興好奇上前探問,...

家住森林邊

2005-02-14

一月的奧萬大像是五彩繽紛的調色盤,山櫻花嫣紅嬌豔,提早捎來春天的信息。漫山楓香林像偷點胭脂的小姑娘,在如薄纱般的山嵐中,用盡最後一點力氣,妝點樹梢的一絲黃綠,彷彿不捨秋天的離去。

丹大狩獵紀事|野生動物的生存權與原住民的狩獵權

2005-01-24

去年12月15日到24日,林務局於南投縣信義鄉丹大地區進行開放狩獵試辦計畫,這項充滿實驗性的計畫推出後,不但引起部分保育團體的抗議,在原住民部落內部也引起陣陣漣漪,究竟這項計畫的來龍去脈是什麼,未來可以開展出的對話空間又在哪?

修補生命的翅膀

2005-01-17

天空是鳥兒的故鄉,展開雙翼的翅膀,總是吸引許多人讚嘆的目光。但是你可曾想過,許多受到人類傷害的鳥類,失去飛翔能力,再也回不了天空,只能囚居在牢籠,悲苦的哀鳴著。在台灣,許多人投入鳥類救援行列,從醫療到照顧,默默地努力著,為失翼的鳥兒,修補生命的翅膀。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