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動物」相關報導
濕地進行曲第一部–HAPPY生態村
2004-01-26
在台灣關於「濕地」這兩個字的解釋,以前和現在有很大的不同,早期人們總認為濕地是蚊蟲叢生,無用的爛泥灘,只要是開發工程,最先想到的要利用濕地,走過填海造陸、海岸大肆開發的年代,這些被蠶食之後,所遺留下的濕地,現在反倒成為稀世珍寶,是生物的樂園、是生態旅遊的景點,是商機也是生機。
國寶魚要回家|櫻花鉤吻鮭復育之路
2004-01-19
台灣國寶魚-台灣櫻花鉤吻鮭,是保育人士最早開始進行人工復育的珍稀動物。2003年底,復育人員從人工養殖的公魚母魚中取精取卵,授精卵成功孵化出一萬多尾小鮭魚。這個完全養殖的重大成果,讓國寶魚從此免於絕種危機。
紫蝶謎情|茂林山谷的紫斑蝶
2004-01-05
每年冬天,南台灣的高雄茂林鄉總會飛來一大群為了避冬而到茂林山谷的紫斑蝶,形成獨特的紫蝶幽谷。走進幾個主要的蝴蝶谷,處處可見陽光下紫蝶飛舞的幻色身影。幾十萬隻的紫斑蝶到底從哪裡來的?目前依舊是個謎。
公園革命|留給野生動物棲息空間
2003-09-22
說到「公園」這兩個字,浮現在你腦海的是哪些畫面?一百年前,當「公園」這個名詞,在台灣的都市計畫裡出現後,都市公園就一直是以大樹、草皮、鋪面、遊戲設施等大同小異的樣貌出現。一百年後,當棲地復育的風潮吹到水泥城市,在台灣南部有一群人正悄悄進行著公園的寧靜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