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動物」相關報導
灰面鷲的天空|從獵鷹到賞鷹
墾丁國家公園的解說員蔡乙榮,十年來和往常一樣,站在望海的高台上,如同飛機塔台的領航員,手持望遠鏡遙望海面,等待這一波波橫渡汪洋大海的過境猛禽,安然降落台灣陸地。
台灣土雞存亡記|全球化導致本土基因流失
為什麼這雞蛋這麼小顆?這是剛成熟的小母雞才開始生的,要生過兩三個以後才會大,都是這樣子?每一隻剛開始生的時候,都是很小。在這個雞舍裡是市場上常見,經過品種改良,黑羽品系的台灣土雞,不過真正的純種台灣土雞,現在已經所剩無幾了。
藍色幽禁:當小白鯨來到台灣
五月底,屏東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進行一場鯊魚搬家的大工程。原來住在海獸池裡的48條鯊魚,在完成階段性的展示任務之後,不得不退讓出牠們暫住的家,只為了迎接遠道而來的新客人。
禁入家園(下)|引進外來魚種缺乏管制恐釀生態浩劫
吳郭魚成功入侵台灣溪流, 改名「台灣鯛」, 已經成為不可挽回的事實; 琵琶鼠稱霸高屏溪與冬山河也早己眾所皆知; 食人魚、巴西龜、鱷魚等水族弟兄在水庫河流中出沒, 也偶爾成為茶餘飯後的新聞。人們為了休閒為了娛樂, 開啟了食用魚與經濟魚的市場; 為了嘗鮮為了好奇, 帶動了業者的試探與炒作。這個外來魚種交易買賣的自由市場, 早就超乎想像地龐大, 大到市面上90%的觀賞魚都是禁止輸入的魚種、大到一條魚的身價高達數十萬元、大到業者趨之若騖、大到政府單位束手無策。你說, 溪流裡怎麼可能不會有愈來愈多的外來魚種?
禁入家園(上)|外來魚種適應力超強侵占本土魚種領域
夏季悶熱無風的晚上, 蘭陽溪的支流靜靜地躺在三星鄉的田野蔓草中, 一切似乎一如往常。但是在溪水的暗潮疾流間, 卻有一股外來的勢力預謀侵佔本土魚種的棲息領域, 牠們以驚人的繁殖能力快速拓展族群數量; 以原生產地適應惡劣環境的超強基因, 不費吹灰之力地融入大小溪流中; 在食物鏈中的掠食者和成為食物的生產者還來不及認識牠們的時候, 牠們已經成功擴張成為當地最優勢的物種, 成為一方之霸。